屈指肌腱粘連松解術護理
屈指肌腱黏連,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會嚴重影響健康,所以對于很多患者來說,那么當出現這種疾病以后,就想盡快通過屈指肌腱粘連松解手術,讓自己盡快的康復起來,那么,屈指肌腱粘連松解術護理怎么做?就來繼續看看下面詳細的介紹。
一般護理 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將患肢抬高,平齊或略高于心臟置于體側,以利血液循環,減輕肢體腫脹。根據麻醉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飲食。按醫囑給予適當的抗生素及其他藥物治療。
觀察出血及血運情況 為防止肌腱松解術后傷口內積血而形成粘連,傷口內常放置引流條。術后密切觀察傷口出血的情況。方法是對包扎敷料的滲血范圍用筆做標記,通過觀察滲血范圍擴大的速度、敷料被血浸濕的程度以及顏色來判斷傷口出血的情況。如果傷口出血過多、過快,應立刻通知醫生,此時常需手術探查止血。本組有1例患者術后2 h傷口感染敷料被血液浸濕明顯,滲血從直徑1 cm擴展至5 cm。由于護士及時發現并經醫生手術探查止血,避免了對患者的更大損害。有些患者肌腱粘連的范圍大,手術切口長,為防止創面滲血,傷口敷料包扎時需適當加壓。術后仔細觀察指端的血運情況,注意指腹的張力、濕度和毛細血管充盈反應,發現有血運障礙的征象時,如手指顏色蒼白或發紺,皮溫降低,毛細血管反應喪失時,可松開包扎過緊的敷料,恢復手指血運。本組有2例因術后敷料包扎過緊,手指出現血運障礙的征象,經及時松開包扎過緊的敷料,使手指的血運得以恢復。
康復護理 肌腱粘連松解術后,早期功能鍛煉是防止再粘連的必要措施。一般在術后24 h~48 h即可除去敷料,由專業治療師指導患者進行手指主動屈、伸鍛煉,護士亦在旁配合,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耐心糾正訓練中不成功的動作,對每一細微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以增強患者的信心。由于傳統的思維習慣,患者術后常不敢活動,擔心切口裂開、出血,護士需及時解釋,鼓勵他們及時鍛煉,同時教授科學的鍛煉方法。一般術后1 d~2 d時,每天鍛煉1次~2次,每次充分屈、伸手指2次~3次。術后3 d~4 d時,每天鍛煉方法可最大限度的減少傷口的內出血和腫脹,并且抑制肌腱的再粘連。術后2 d~3 d時可開始進行理療,采用超短波、蠟療及體療等手段,可起到消除腫脹、軟化瘢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進而提高療效的作用。
疼痛的護理 由于手部神經支配豐富,肌腱松解術后,患者常會感到傷口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除了為患者創造舒適的環境以利休息外,根據疼痛的程度,按照止痛劑“三階梯”的應用原則,在功能鍛煉前0.5 h左右給予口服適宜的止痛藥,使患者得到無痛治療。有23例在功能鍛煉前口服止痛藥,使患者在無痛的狀態下配合功能鍛煉。
屈指肌腱粘連松解術護理,對于很多的患者來說,都想具體了解一下它的護理,想通過全面的了解護理,然后再通過護理,讓自己盡快康復,以上內容就做了詳細的介紹,所以你可以了解以上的護理,在自己手術以后,做好護理,盡快讓自己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