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易激綜合癥的治療方法有什么
對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來說,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對于上班族和經常坐著的人來說,很多人都有便秘的情況,有的時候還會伴隨著腹瀉,甚至會腹痛,有的時候我們對這種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情況不以為意,以為只是簡單的便秘,其實如果有這樣的癥狀出現,很大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如果不及時治療,只會使癥狀加重。
腸易激綜合癥(IBS)是一組持續或間歇發作,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或)大便性狀改變為臨床表現,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
1.癥狀
根據主要癥狀分為:腹瀉主導型;便秘主導型;腹瀉便秘交替型。精神,飲食,寒冷等因素可誘使癥狀復發或加重。
(1)腹痛 是IBS的主要癥狀,伴有大便次數或形狀的異常,腹痛多于排便后緩解,部分病人易在進食后出現,腹痛可發生于腹部任何部位,局限性或彌漫性,疼痛性質多樣。
(2)腹瀉 ①持續性或間歇性腹瀉,糞量少,呈糊狀,含大量黏液;②禁食72小時后癥狀消失;③夜間不出現,有別于器質性疾患;④部分患者可因進食誘發;⑤患者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
(3)便秘 排便困難,大便干結,量少,可帶較多黏液,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常伴排便不盡感。
(4)腹脹 白天較重,尤其在午后,夜間睡眠后減輕。
近半數患者有胃灼熱、惡心、嘔吐等上胃腸道癥狀,背痛、頭痛、心悸、尿頻、尿急、性功能障礙等胃腸外表現較器質性腸病顯著多見,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如焦慮、抑郁、緊張等。
2.體征
通常無陽性發現,部分患者有多汗,脈快,血壓高等自主神經失調表現,有時可于腹部觸及乙狀結腸曲或痛性腸襻。
治療方法
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采用個體化方案,應積極尋找并祛除誘因,減輕癥狀,治療只限于對癥處理。
1.調整飲食
詳細了解病人的飲食習慣及其與癥狀的關系,避免敏感食物,減少產氣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高脂肪食物抑制胃排空,增加胃食管反流,加強餐后結腸運動。高纖維素食物(如麩糠)可刺激結腸運動,對改善便秘有明顯效果。
2.心理和行為治療
對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工作,具體包括心理治療,生物反饋療法等,對于有失眠,焦慮等癥狀者,可適當予以鎮靜藥。
3.藥物治療
(1)胃腸解痙藥 抗膽堿能藥物最常用,尚可部分拮抗胃結腸反射和減少腸內產氣,減輕餐后腹痛,鈣通道阻滯藥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匹維溴銨。
(2)胃腸道動力相關性藥物 洛哌丁胺、多潘立酮(嗎丁啉)、西沙必利等。
(3)瀉藥 通常避免使用,但對嚴重便秘者可短期使用,首選半纖維素或滲透性瀉藥,睡前服乳果糖15~30ml,效果亦較好,尤其適用于老年人。
另外,腸道易激綜合癥,和腸道受涼密切相關的,平時要注意飲食,生冷寒涼的食物一定不要吃,吃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平時呢,多喝水,還要注意對腹部的保暖,這樣也有利于減輕腸易激綜合癥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