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耳炎怎么治療
慢性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有些人患上慢性中耳炎之后并不引起重視,而是隨便到藥房里面買點滴耳朵的藥滴一滴就完事,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慢性中耳炎其實還分為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致病原因是不同的,因此治療的方法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慢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
1、確定中耳炎的類型。
(1)單純型:最常見,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耳流膿,多為間歇性,呈粘液性或粘液膿性,一般不臭。量多少不等,上呼吸道感染時,膿量增多,檢查見鼓膜中央部穿孔
(2)骨瘍型:又稱壞死型或肉芽型,多由急性壞死型中耳炎遷延而來。組織破壞較廣泛,特點是耳流膿多為持續性,膿性間有血絲
(3)膽脂瘤型,但非真性腫瘤,耳內流膿量少,可有白色鱗片、豆渣樣物,惡臭。有時可出現頭痛及聽力明顯下降。
2、應請耳鼻咽喉科醫生詳細檢查耳內,區別上述類型。
3、積極治療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4、藥物治療:單純型以局部用藥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5、局部用藥注意事項:①用藥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內膿液,可用3%雙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簽拭凈或以吸引器吸盡膿液,方可滴藥。②膿量多時用水劑,量少時可用硼酸酒精。
6、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臥位,患耳朝上。將耳廓向后上方輕輕牽拉,向外耳道內滴入藥液3~4滴。然后用手指輕按耳屏數次,促使藥液經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數分鐘后方可變換體位。注意滴耳藥液應盡可能與體溫接近以免引起眩暈。
7、鼓膜大穿孔影響聽力,在干耳后2個月左右可行鼓膜修補術或鼓室成形術。
8、骨瘍型中耳炎,引流通暢者,以局部用藥為主,但應注意定期復查。引流不暢或疑有并發癥者及膽脂瘤型中耳炎。應及早施行改良乳突根治術或乳突根治術,徹底清除病變,預防并發癥。
這篇文章給我們詳細地介紹了慢性中耳炎的幾種類型,教會我們如何使用藥物治療慢性中耳炎,慢性疾病一般是比較難痊愈的,為了防止慢性中耳炎反復發作,大家要堅持治療,直到消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