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預防敗血癥
什么叫敗血癥
敗血癥是指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環,并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細菌被人體防御機能所清除,無明顯毒血癥癥狀時則稱為菌血癥(bacteriemia)。敗血癥伴有多發性膿腫而病程較長者稱為膿毒血癥(pyemia)。
敗血癥的癥狀有哪些
1、表葡菌敗血癥
多見于醫院內感染,當患者接受廣譜抗生素治療后,此菌易形成耐藥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腸道中此菌數目明顯增多,可導致全身感染,也常見于介入性治療后,如人工關節,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種導管留置等情況下。
2、金葡菌敗血癥
原發病灶常系皮膚癤癰或傷口感染,少數系機體抵抗力很差的醫院內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來自呼吸道,臨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點,蕁麻疹,膿皰疹及猩紅熱樣皮疹等多種形態。眼結膜上出現瘀點具有重要意義。關節癥狀比較明顯,有時紅腫,但化膿少見,遷徙性損害可出現在約2/3患者中,最常見的是多發性肺部浸潤,膿腫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膿性腦膜炎,腎膿腫,肝膿腫,心內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膿腫等。感染性休克較少發生。
3、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
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不同病原菌經不同途徑入血,可引起復雜而多樣化的表現,有時這些表現又被原發疾病的癥狀體征所掩蓋,病前健康狀況較差,多數伴有影響機體防御功能的原發玻屬醫院內感染者較多,寒戰,高熱,大汗,且雙峰熱型比較多見,偶有呈三峰熱型者,這一現象在其他病菌所致的敗血癥少見,值得重視。
大腸桿菌,產堿桿菌等所致的敗血癥還可出現類似傷寒的熱型,同時伴相對脈緩,少數患者可有體溫不升,皮疹,關節痛和遷徙性病灶較革蘭陽性球敗血癥出現少。
但繼發于惡性腫瘤的綠膿桿菌敗血癥臨床表現則較兇險,皮疹可呈,心壞死性,40%左右的革蘭陰性桿菌敗血癥患者可發生感染性休克,有低蛋白血癥者更易發生。嚴重者可出現多臟器功能損害,表現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黃疸,肝衰竭;急性腎衰竭,呼吸窘迫癥與DIC等。
4、腸球菌敗血癥
腸球菌屬機會性感染菌,平時主要寄生在腸道和泌尿系統,其發病率近30年來有升高,臨床上表現為尿路感染和心內膜炎者最多見,此外還可見到腦膜炎,骨髓炎,肺炎,腸炎及皮膚和軟組織感染。
如何有效預防敗血癥
1、控制傳染源
對已發作的癤腫。不要揉捏,也不要過早地切開,以免細菌分散而構成敗血癥。盡量避免皮膚粘膜受損;及時發現和處理感染病灶;各種治療操作應嚴格執行無菌要求。做好醫院各病房的消毒隔防作業,避免致病菌及條件致病菌在醫院內的穿插感染。緩慢帶菌的醫護人員應暫調離病房并給予治療。
2、加強防護
加強勞動保護,避免外傷及傷口感染,保護皮膚及粘膜的完整與清潔。
3、保護易感人群
對易患上敗血病的患者應當詳細的檢查。一旦呈現敗血癥征象或疑似病況時要活躍檢查決斷處理。做好嬰兒室、手術室、外科病房以及免疫缺點患者的消毒阻隔,以防致病菌引起穿插感染。燒傷病房及血液病患者承受化療或骨髓移植時應采納緊密阻隔;感染病房住有或曾住過敗血癥患者的病房應加強消毒阻隔措施,以防耐藥的金葡菌、綠膿桿菌及真菌等蔓延。工作人員中有緩慢金葡菌攜帶者應暫時調離病房并予醫治,以維護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免受感染。對部分患者可考慮使用免疫增強劑。
4、合理使用抗菌藥
合理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廣譜抗生素,注意防止菌群失調。在應用過程中應嚴加觀察,特別注意有無消化道、泌尿道和呼吸道的真菌感染。
5、及早發現原發病灶
及早發現原發或遷徙病灶,必要時進行外科治療。積極控制、治療白血并糖尿并慢性肝病等各種易導致感染的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