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是風熱還是風寒感冒啊?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然而對于很多人來說,知道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說法的人很多。但是卻不能分清楚區別,同樣是感冒,但是這兩種感冒的病因和治法卻是截然不同的,所以一定要了解自己屬于什么類型的感冒,才可以對癥下藥,讓感冒趕緊好起來。那么,著涼是風熱還是風寒感冒啊?
風寒感冒是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通俗說就是我們常說的著涼感冒,即外感風寒引起肺衛功能失調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癥狀。中醫認為感冒一般可分為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兩大類。其實很多朋友都分不清什么是風寒感冒,什么是風熱感冒。
這兩種感冒病因病機、癥狀、治療原則及用藥差別很大。
所謂寒性感冒,是指受涼后出現渾身疼痛或發緊、體溫升高但明顯怕冷、鼻流清涕、口不干、無咽痛或咽痛輕微、痰白質稀、胃痛胃脹遇冷發作或加重、大便清稀等。秋冬發生較多。其癥狀為渾身酸痛、鼻塞流涕、風熱感冒有痰。治療上,西藥、中藥皆可,亦可采用食療,不但祛病,而且保健。預防措施為注意保暖,加強體育鍛煉,提高免疫力,也可提前打預防針。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粘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
這兩種比較直觀的對比如下:
1、汗:無汗是風寒,有汗是風熱。
風寒感冒:無汗的感冒:發熱(高燒)、頭痛、骨節酸痛、渾身疼痛。
風熱感冒:有汗的感冒:發熱(溫度不會很高)、汗出、惡風、惡寒。
2、痰:清稀——風寒,稠濁——風熱。清稀的一般是風寒,稠濁的一般是風熱。
3、鼻涕:清涕——風寒,黃涕——風熱。
4、起因:勞累——風寒,便秘——風熱。
風寒感冒,其起因通常是勞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
風熱感冒,其起因通常是便秘,通常情況是這樣的,便秘兩天以后,喉嚨痛一兩天,然后出現感冒癥狀,這就是風熱感冒(也可以是外感熱邪,首先犯肺)。
有一個很簡單明確的方法:就是感冒開始時是先鼻塞流涕,還是先咽喉疼痛。先鼻塞流涕的就是風寒感冒,先咽喉疼痛的就是風熱感冒。注意這里的關鍵是“開始時”。感冒到后來經常是各種癥狀都有那就沒法用這個辦法判斷了。
患了感冒后患者朋友有五項禁忌和二個適宜。一個禁忌吃葷,因為感冒之后消化液的分泌會減少,感冒后應該多吃稀飯和蔬菜這樣容易消化的食物。二禁忌洗澡,因為感冒之后應該發汗,洗澡之后會很容易受寒,這樣會讓病情加重。三忌勞累,要注意休息。四忌吸煙,吸煙會刺激呼吸道,加重鼻塞。五忌亂服藥,要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