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吸蟲有哪些表現 我們該如何預防
肝吸蟲生活史為典型的復殖吸蟲生活史,包括成蟲、蟲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及后尾蚴等階段。終宿主為人及肉食哺乳動物(狗、貓等),第一中間宿主為淡水螺類,如豆螺、沼螺、涵螺等,第二中間宿主為淡水魚、蝦。
肝吸蟲有哪些表現 我們該如何預防
肝吸蟲癥狀
1、輕度感染者常無癥狀,或僅在食后有上腹部飽脹感、食欲缺乏或輕度腹痛?;颊咭灼?。糞便中可檢出蟲卵。
2、個別患者因大量成蟲堵塞膽總管出現梗阻性黃疸,甚至發生膽絞痛。慢性重復感染會出現消瘦、貧血、腹壁靜脈曲張、肝脾大、腹水、黃疸的癥狀。
3、嚴重感染的兒童可出現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甚至可引起侏儒癥。嚴重感染者??沙尸F急性起病。潛伏期短,僅15~26天。患者突發寒戰及高熱達39℃以上,呈弛張熱。
4、一般起病緩慢,僅少數會在短期內重度感染的。
5、食欲缺乏、厭油膩食物、肝大伴壓痛,有輕度黃疸,少數出現脾大。數周后急性癥狀消失而進入慢性期,表現為疲乏、消化不良、肝大伴壓痛等。
6、較重感染者通常起病較慢,有食欲缺乏、上腹飽脹、輕度腹瀉、肝區隱痛?;颊呖捎懈未螅宰笕~為明顯,有壓痛和叩擊痛。
癥狀輕重不等,分為三度
①輕度:無自覺癥狀,只在糞便檢查時才發現蟲卵者。或有輕度胃腸道癥狀,如食后胃部有壓痛感,軟便等。約占35%。
②中度:主要有較明顯胃腸道癥狀,如食欲缺乏、消化不良、右上腹脹痛,肝大,輕度水腫。如并發細菌感染 可繼發膽管炎、膽囊炎。約占55%。
③重度:有明顯腹瀉或便秘,右上腹疼痛或有脾大、腹水、貧血等。多見于兒童,約占10%。
肝吸蟲治療
一般治療對重癥患者應先給予對癥及支持療法,如增加營養、糾正貧血、利尿消腫等,待全身情況好轉后,再進行驅蟲治療。
少數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現寒戰、高熱、肝區疼痛及輕度黃疸,血轉氨酶升高,血象嗜酸性粒細胞顯著增高等急性華支睪吸蟲病癥狀。
病原治療
(1)阿苯達唑,近年來臨床上應用阿苯達唑治療本病,效果滿意。分2次服,7天為一個療程。糞便蟲卵陰轉率幾乎為100%。
(2)吡喹酮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具有療程短、療效高、毒性低、反應輕以及在體內吸收、代謝、排泄快等優點。連服2天。
治療后3個月糞便蟲卵陰轉率達90%以上。少數病例在服用時出現頭暈、頭痛、乏力、惡心、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24小時后可減輕或消失。
對癥治療
對重度感染并有較重營養不良或肝硬化者,應加強營養,糾正貧血,保護肝臟,以改善全身狀況,并及時進行驅蟲治療。
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者,除驅蟲外并加用抗菌藥物。對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膽總管梗阻時應予手術治療。合并病毒性肝炎時,除積極保護肝臟外,應在病情改善的基礎上盡早進行驅蟲治療。
肝吸蟲預防
1、改進烹調方法和改變飲食習慣
注意分開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也不用生魚喂貓、犬。
2、大力做好衛生宣傳教育工作
提高群眾對本病傳播途徑的認識,自覺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魚蝦。
3、合理處理糞便,改變養魚的習慣
合理處理糞便,改變養魚的習慣是預防華支睪吸蟲病傳播的重要措施。此外,結合生產的需要,清理塘泥、消毒魚塘,對殺滅螺類有一定效果。
4、積極治療患者和感染者
積極治療患者和感染者是保護人民健康、減少傳染源的積極措施。
肝吸蟲春播途徑
1、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痹、惡瘡等癥。
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
2、生吃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癥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以上就是關于肝吸蟲的相關知識介紹,大家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日常的飲食中,需要注意改進烹調方法和改變飲食習慣。自覺不吃生的或不熟的魚蝦。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