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幾點 告別消化道疾病
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 消化管是一條起自口腔延續為咽、食管、胃、小腸、大腸、終于肛門的很長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腸(十二指腸、空腸、回腸)和大腸(盲腸、結腸、直腸)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兩種。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內,大消化腺有三對唾液腺(腮腺、下頜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們均借導管,將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內。
做到這幾點 告別消化道疾病
消化道一旦出現疾病,將會直接影響我們的日常飲食。牙好胃口才好,消化系統健康了身體才能擁有充足的能量。今天和您分享的是飯后3分鐘,告別消化道疾病。
如何預防消化道疾病
1、敲打小腿外部助消化
敲打小腿外部是促進消化的方法之一。小腿外部是身體經絡中胃經的所在,其中胃經中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足三里穴就處于我們小腿的外側。
飯后三分鐘內,敲打足三里穴可以刺激胃經,加快胃部蠕動,緩解胃部壓力。此外,足三里在中醫眼中可謂是“包治百病”的大穴位。因為只要是腸胃方面出現問題,都可以通過刺激足三里穴來得到醫治,例如:胃脹可以按摩足三里穴來緩解脹痛感;腸道吸收不好可以按摩其來幫助腸胃吸收;便秘可以通過按摩其來清楚宿便。
建議:大家可以在飯后3分鐘,用拳頭輕輕敲打小腿外側的部位,不僅可以醫治腸道疾病,有助延緩腸胃器官的衰老。
2、飯后立刻散步不可取
很多人都認為飯后散步是可以幫助身體消化的,是對身體有益的一項活動,更有人喊出“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那么,這樣的觀點真的正確嗎?某專家認為,這樣的觀點實則對身體不利。
因為人體在進食食物之后需要消化的時間,消化食物需要足夠的血液,如果此時胃部所獲得的血液不夠充足,將會導致胃動力不足,消化不良等常見現象。吃完飯后立刻進行散步,那么心臟將會輸送血液到四肢部位,導致胃部接受到的血液就會減少,無法維持正常的胃部工作。
建議:飯后立刻散步可取,大家可以靜坐3分鐘,帶血液循環順暢之后再進行適當的散步即可。
3、擠壓虎口可去火
擠壓戶口部位可以起到去火的功效。身體本身就是一套非常復雜的運作系統,有時候健脾祛濕不一定依靠外界的藥物,只要按摩一些相對于的穴位即可。虎口部位有一穴位,名曰合谷穴,它可謂是身體自帶的“滅火器”之一。
夏季氣溫高,身體很容易上火,即會出現一些上火癥狀,影響日常工作學習,例如:牙齦腫痛、喉嚨干澀、便秘、內分泌失調等等。遇到這些上火行為,大部分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吃藥降火,其實藥物并不是我們的首選方法之一。中醫認為,通過按摩刺激穴位來幫助身體自我調節是最好的辦法。
建議:可以經常動動手指,按摩虎口部位的合谷穴,不僅可以緩解上火現象,還能起到健脾祛濕的功效。
4、按揉手心增加食欲
手心部位是勞宮穴的所在之處。勞宮穴處于手心正中間的位置,其重要性一點都不亞于足三里穴。為什么呢?食欲不振比起消化不良更令人擔心。民以食為天,食物是身體力量的來源,是維持生命體活動的根本。所以,人體一旦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我們要及早的治療。
小暑之后,天氣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段。天氣炎熱,人體的舒適指數將會隨之降低,食欲也將會減退,身體還會伴隨其他一系列的不良癥狀。食欲減退并不代表身體本身不需要補充能量,所以改善食欲、增加用餐的愉悅度非常重要。
建議:對于夏天食欲不佳的人群,可以在閑暇的時間按揉手心部位,增加食欲,同時增加用餐愉悅感。
上述文章中,360常識網為大家介紹了如何通過飯后3分鐘來遠離消化道疾病。這4種方法做起來都非常方便,也很實用。消化系統是我們人體8大系統之一,其對于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不予言表。只有擁有健康消化系統,才能保證身體的日常能量所需,才能延緩各大器官的衰老速度。隨后,祝愿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身體,遠離消化道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