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白發 這樣做不花一分錢就治好了白發
生活當中有不少人頭上會長出白頭發,其實這會影響個人的形象的,那么生活當中應該如何防治白發呢?防治白發的方法有哪些呢?另外頭上長白頭發吃什么食物可以調理呢?下面大家就跟著我一起來看一看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頭發也會變,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自然衰老所致的白發想要緩解和逆轉很難。但是由于情緒或慢性疾病所致的突發性白發還可以重新變黑,只要平時生活中多注意緩解壓力,采取正確的起居飲食習慣,即可防止白發繼續增多,甚至由白變黑。
為了防止長白發,可堅持早晚用食指與中指按摩頭皮。按摩可加速毛囊局部的血液循環,使毛乳頭得到充足的血液供應,有利于分泌黑色素和使頭發變黑。此外,在飲食上可以多攝入含鐵和銅的食物。
治白發的方法
按摩頭部
早晚用手指按摩頭發是可以有效防治白頭發的,生活當中頭上有白發的人不妨試試這些方法哦!當然這是需要堅持的。
頭部指壓法
手指按摩整個頭部,能活絡整個頭部的氣血,能疏通氣節,活化細胞,對頭部不適也能緩解:頭痛、頭暈、昏沉、記憶力下降等。
方法:手指指腹按摩,指力慢慢放松,再重新按,按到不痛或者疼痛減輕為止。
抓頭發
早晚抓頭發也是可以幫助你白發變黑的,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將頭發向上提,能讓自己感覺到痛為宜。
按摩六個穴位防治白發
中醫認為,脫發、白發是由于肝腎不足所引起?,F代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正是導致 后天肝腎功能失調的原因之一。從中醫的經驗,當臟器功能不佳時,刺激其相關的經絡,可以強化經絡的機能。
1.足三里穴
按摩足三里是有很多好處的,其中的一個好處就是防治白發,生活當中要想防治白發的話不妨每天多按摩自己足三里。
2.三陰交
自三陰交起,沿脛骨后緣向上依次點按,直至近膝關節的陰陵泉穴止,反復10次后換另外一條腿。三陰,足三陰經也。交,交會也。三陰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本穴物質有脾經提供的濕熱之氣,有肝經提供的水濕風氣,有腎經提供的寒冷之氣,三條陰經氣血交會于此,故名三陰交穴。
3.合谷穴
持續按一分鐘,會有酸脹或酸痛感,放開手指十秒鐘后再點按一分鐘,反復直至疼痛減輕。合谷為大腸經原穴,屬陽主表,取清走衰,宣泄氣中之熱,升清降濁,疏風散表,宣通氣血之功。合谷總治頭、面各癥。用之得法,針到病除。齒、眼、喉嚨(咽喉)等癥之特效穴。
4.太沖穴
位于腳部大拇趾和第二趾中間,向上約1指寬度的凹陷處。此穴具有調理肝氣的作用。
5.百會穴
位于頭頂的正中央偏后處,是所有陽經的交會之處,經常按摩可促進氣血循環,維持頭發所需營養的供給正常,也能減輕頭脹、貧血、疲勞等癥狀。
6.風池穴
位于頭部后方枕骨下方,靠近發際線上方的凹陷處,左右各一。常按此穴可疏通經絡,促進行血,平衡陰陽氣血。
長白頭發吃什么調理
1.黑芝麻:又名胡麻,性甘、平、無毒
作用:補益肝腎,滋潤五臟。由于肝腎不足所引起的身體虛弱、津枯便結、須發早白、未老先衰等均宜,具有美容烏發等效果。
食用方法:取黑芝麻25可搗碎,加適量大米煮成粥,每天一次食用,對少白頭的白發變黑有良好作用。也可與海帶放在一起煮食。黑芝麻30克,粳米60克。先將黑芝麻淘洗干凈,曬干后炒熟研碎,用時與粳米兌水煮粥即可。此粥有補肝腎、潤五臟之功,適用于身體虛弱、頭發早白。
2.枸杞子:性甘、平、無毒
作用:補益肝腎,對肝腎虧損致頭目昏花、頭發早白有治療效果。
食用方法:內服煎湯、燉食,每次9-15克;熬膏浸酒或入丸、散均可。
3.仙人粥
材料:何首烏30~60克,紅棗5枚,紅糖10克,粳米60克。
先將何首烏放入小砂鍋內,煎取汁液,去渣后放入淘洗干凈的粳米和紅棗,加水適量煮粥,粥熟后加入紅糖即成。此粥有養血益肝、固精補腎、烏須發之功,適用于須發早白和頭發枯黃的人。每天一劑,分兩次食用,連食7-10天為一療程,間隔5天再進行下一療程。大便溏泄者不宜食用。
結語: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頭上會長白發,這對于個人的形象是有影響的,那么有哪些不花錢的方法可以防治白發呢?大家看了上述小編的相關介紹都清楚了吧!希望上述小編的相關介紹都可以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