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部健康 雙腿告訴你身體哪里虛弱
在平時很多人都會發現自己有雙腿水腫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數是因為你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如何從腿看健康呢?如果腿部浮腫其實說明你已經體虛了。那么如何保護腿腳健康呢?
如果你生活中經常感到腰酸背痛,沒干什么活就覺得累,雙腿浮腫、冒涼氣,四肢發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經總是后推,量少,經常小腹脹痛或經血塊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這是典型的陽虛癥狀。現代醫學認為,雙腿浮腫原因很多,建議先到醫院看醫生,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雙腿水腫:脾虛
中醫認為,肺虛、脾虛、腎虛都可導致水腫,脾虛導致的水腫尤其體現在腿。按下凹陷不易恢復、不愛吃東西、臉色灰暗,就應健脾利濕。
飲食上,建議把山藥、薏米、芡實放一起熬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同時可多吃牛肉、雞肉、紅棗、胡蘿卜、馬鈴薯等補脾食物,忌食苦瓜、黃瓜、冬瓜、芹菜、香蕉等易傷脾氣的食物。鴨肉、豬肉、牡蠣、牛奶、芝麻,易阻礙脾氣運化,也不要多吃。
另外,現代醫學認為,雙腿浮腫原因很多,建議先到醫院看醫生,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雙腿冒涼氣:腎陽虛
如果你生活中經常感到腰酸背痛,沒干什么活就覺得累,雙腿浮腫、冒涼氣,四肢發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經總是后推,量少,經常小腹脹痛或經血塊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這是典型的陽虛癥狀。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覺得腹部脹痛更要小心。
此種情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是治本。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忌食性寒涼或滋膩味厚、難以消化的食物,如粳米、豆腐、豬肉、花生、香蕉等;伴有便秘者不要進食糯米等;伴泄瀉者忌食牛奶、海參、蝦等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
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夜,每天下午4點—6點多揉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每晚用熱水洗腳后,搓兩腳心,每次5—10分鐘,能益精補腎。
如果你在雙腿怕冷的同時,還手腳發熱,就是腎陰虛了。應多吃清涼食品,如綠豆、銀耳、蓮子等,也可做散步、慢跑、瑜伽、打太極等運動。
膝蓋涼,手腳涼:冷寒證
如果經常感到手腳冰涼、膝蓋涼,多是冷寒證的表現。中醫認為這是氣虛、氣滯、陽氣不足的反應。女性在經期、孕期和產期等特殊生理時期更易如此。建議平時多用熱水泡腳,既能暖身,又能舒緩疲勞。
通過適當的按摩,也能達到暖膝蓋的目的。
1.摩涌泉穴,右手揉左腳,左手揉右腳,每天早晚100下,接著揉腳趾100余下。
2.揉氣沖穴(大腿根內側),此穴下有一條動脈,先按揉氣沖穴,后按揉動脈,一松一按,交替進行,一直腿腳有熱氣下流感。
3.腎俞穴(兩邊腰眼),稍用力各拍打100余下。
如何保護腿腳健康
1、甩腿
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經常鍛煉我們的腿部,和腳部這樣對于我們的腿腳健康非常有益,這樣我們身體才會更棒。
一手扶樹或扶墻,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腳尖向上翹起,然后向后甩動,將腳尖用力向后,腳面繃直,腿亦伸直。
兩條腿輪換甩動,每次甩動以80—100下為宜。此法可防下肢肌肉萎縮、軟弱無力,或麻木、下腿抽筋等癥。
2、干洗腿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做干洗腿的運動,能夠非常有效的促進我們腿部的血液循環,對我們的健康非常有幫助。
用雙手緊抱一側大腿根,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直至足踝,再從足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樣的方法再按摩另一條腿。
重復10-20遍,可使關節靈活,步行能力增強。每天堅持做此項運動,還可預防下肢靜脈曲張、下肢書腫及肌肉萎縮等。
3、揉腿肚
以雙手緊挾小腿肚子,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30次,兩腿交換6次。此法能疏通血脈,加強腿部力量,防止腿腳乏力和酸痛。
4、扳腳
扳腳運動對于我們的腳部健康非常有幫助,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做這一項運動,能夠使我們的腳部更加健康。
端坐,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雙腳的腳趾20-30次。此法能練腰腿、增腳力,防止推部乏力。
5、蹬腳
晚上入睡前,可平躺在床上,雙手緊抱住后腦勺,一條腿彎曲成90度,另一條腿由緩到急向空中進行蹬腳運動,每次3分種,然后再換另一條腿,反復8次即可。這樣,可使腿部血液流暢,有助于盡快入睡。
6、扭膝
兩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順時針扭動樹十次,然后再逆時針扭動。此法能疏通血脈,治下乏力、膝關節疼痛。
7、搓腳
將兩手掌搓熱,然后用兩手掌搓兩腳心各100次。此法具有滋腎、降虛火、舒肝明目等作用,還可防止腳部酸痛、麻木、水腫等癥。
8、暖腳
俗話說“暖腳涼腦”,老年人一般是上熱下寒。暖腳就是每晚都用熱水泡腳,可使全身血脈流通,有利于身心健康。
結語: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保護腿腳健康。多做一些能夠護腿的運動。如果發現自己的腿部腫脹難忍,也千萬不能不以為意。因為腿部出現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出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