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療法 運動員私下竟做這事保健康
提起拔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近段時間奧運會,甚至在很多別國運動員身上都看到了我國傳統醫學結晶之拔罐,那么為什么拔罐療法這么火,甚至“遠銷國外”呢?拔罐的好處都有哪些?以及拔罐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奧運會賽事正在上演,比賽中各種花絮引發了網友們的關注。在昨天的游泳比賽中,現場一些游泳隊員竟身背“火罐印”,這樣的圖片昨天引發了網友們的大量熱議。難道是游泳隊員長期與水“相處”,寒氣重,才去拔罐祛寒?
運動員大多都很年輕、身體素質都很好,所以體內基本上不會有大量寒氣,“但是由于長期運動,運動員的軟組織容易傷痛,拔罐對于他們而言,其實是緩解肌肉、筋膜等疼痛等癥狀。”
不管是火罐還是真空罐等,其原理都是抽空空氣,形成負壓,從而來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使得疼痛物質代謝掉,緩解疼痛。
正在征戰里約奧運會的美國隊告訴媒體,拔罐在他們的運動員中已經非常流行,“如果你哪里疼痛,可以拿一個罐子,讓你的室友幫你,其實有時候自己也可以做。”
難道我們認為的拔罐祛除寒氣,一直都誤解了?
這要分開來分析,罐分為很多種,比如火罐和真空罐,火罐由于要借用火的作用,所以它的熱度確實能讓體內的些許寒氣被逼出來。
不過,也是少量啦!真空罐就不用說,它的主要功能是緩解肌肉疼痛,并不要認為可以祛除太多的寒氣!
在此,熊主任也提醒大家,在家拔罐時也要注意很多細節,比如時間一定不能長,控制在10至15分鐘。
注意拔罐的部位也基本選擇在腰背大腿等肌肉豐厚的地方進行。
拔火罐的好處
人體的背部,亦稱脊背、脊梁,常比作力量和希望的象征。其實,背部不僅寬大有力,是人體軀干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且還是神經系統、經絡系統、免疫系統等的重要區域,是人體的保健特區。
背部拔罐的好處與壞處
脊椎是背部的主體,是中樞神經的主要通道,并在其兩旁散射出許多成對的神經,散布到四肢、體壁和內臟,傳遞著大腦和各組織器官間的興奮抑制等信息。
背部正中的脊椎是督脈的循行線,它總督一身之陽經,有統帥、調節、聯絡其它陽經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而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又貫通全身上下,五臟六腑在其俞穴上都有相應的反應點,臟腑機能發生的病理性變化,都可在背部俞穴上反應出來。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背部皮下隱藏著大量“沉睡的”免疫細胞,在缺少刺激的情況下,這些對人體極為有用的免疫細胞常處于一種“休眠”狀態,如用良性刺激的方法激活它,使其進入血液循環。
就成為具有吞噬異物能力的網狀細胞,能積極消滅有害病菌,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此外,背部還有重要的保健穴,如著名的華佗夾脊穴以及大椎、膏肓、
“拔火罐”是民間對拔罐療法的俗稱,又稱“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熱力排除罐中空氣,利用負壓使其吸著于皮膚,造成瘀血現象的一種治病方法。
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從而達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所以,許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療法進行治療。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見,按中醫的解釋多屬風濕入骨。
拔火罐時罐口捂在患處,可以慢慢吸出病灶處的濕氣,同時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達到止痛、恢復機能的目的,從而治療風濕“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適。
由于拔火罐能行氣活血、祛風散寒、消腫止痛,所以對腰背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火罐還可以用在人體穴位上,治療頭痛、眩暈、眼腫、咳嗽、氣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時施行。
在家操作方法
首先要注意選材,中醫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傷及皮肉,底部最好寬大呈半圓形。
在拔火罐前,應該先將罐洗凈擦干,再讓病人舒適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點火入罐。點火時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點著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
將著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幾晃后撤出,將罐迅速放在要治療的部位;火還在燃燒時就要將罐口捂緊在患處,不能等火熄,否則太松,不利于吸出濕氣。
要有罐口緊緊吸在身上的感覺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邊緣燒熱以防燙傷。
一般拔15—20分鐘就可將罐取下,取時不要強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轉動,動作要領是一手將罐向一面傾斜,另一手按壓皮膚,使空氣經縫隙進入罐內,罐子自然就會與皮膚脫開。
還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兩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體在患者的皮膚上移動。
可以向一個方向移動,也可以來回移動。這樣就治療了數個部位。走罐時應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潤滑劑,如甘油、石蠟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時拉傷皮膚。
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項,這樣才能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健康,避免出現感染的情況。
拔罐后注意事項有哪些
拔罐的注意事項一定要遵守,這樣才能夠快速的治療各種疾病,身體才能夠健健康康。專家告訴我們,拔罐之前一定不能夠吃太飽,并且如果是患有心臟病或者是皮膚疾病、傳染病的患者最好都不要進行拔罐哦!在拔罐之前一定要做好消毒工作,否則很容易造成皮膚出現不適或者是感染。
第一:拔罐后不能夠立即洗澡
這是拔罐后注意事項中中藥的一條,很多人喜歡在拔罐之后立即洗澡,認為這樣更加的神清氣爽。但是專家告訴我們,拔罐之后最好不要立即洗澡,這容易造成我們肌膚的二次傷害,對于身體非常的不利。
這主要是因為拔罐其實就是對皮膚造成傷害。所以在拔罐之后皮膚就會變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如果這個時候進行洗澡,那么皮膚很容易出現發炎的情況。如果是洗冷水澡,那么情況會更加的糟糕,不僅僅是皮膚受傷,同時水汽會從大張的毛孔之中進入體內,非常容易出現感冒。找來那個的情況。所以說,拔罐后不能夠立即洗澡。
第二:拔罐后出現出血情況
拔罐后出現出血情況并不需要很緊張,而是應該用干凈的干棉球吸干血跡就可以了。出血的原因是由于拔罐之后局部皮膚出現了紅暈或者是淤血,這都是正常現象,過段時間之后會自行小時的。如果淤血的情況比較嚴重,那么這個位置不能夠進行再次拔罐哦,而是應該換一個位置。
第三:拔罐后出水泡
如果出現了水泡也不需要特別的緊張,這主要是由于留罐時間太長導致的。如果皮膚上出現的是小水泡,那么不需要特別的緊張,也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處理,只要防止擦破引起感染就可以了;如果是打水泡,那么最好用干凈的針挑破,令里邊的液體流出來,然后圖上游戲i額紫藥水,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出現感染的情況。
第四:拔罐后要注意保暖
這是拔罐后注意事項中重要的一條,拔罐之后患者的身體都會比較虛弱,并且全身的毛孔也是在大張的狀態之中。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注意保暖,令風邪入侵體內,不僅不能夠令身體快速的恢復健康,反而有可能令疾病加重,并且患上風寒感冒,這對于身體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消毒
拔罐結束之后應該將所有的用品進行消毒,同時施術者的雙手也要進行常規消毒,這樣對于下一次的使用更加的安全。
吃太飽或者是過度勞累、喝醉酒之后都不能夠進行拔罐,這對于身體是非常不利的同時女性在月經期間雖然能夠進行拔罐,但是下腹位置最好不要進行;如果皮膚有疾病的,例如外傷、皮膚過敏等等情況,也是不適合進行拔罐。
在拔罐的過程中,一定要根據不同的拔罐位置選擇不同的罐,同時還要選擇不同的拔罐手法,這樣才能夠令身體快速恢復健康。并且在拔罐之前一定要選擇適當的體位進行。如果是選擇多個罐一起進行的時候,那么火罐的位置不能夠靠得太近,否則容易造成肌膚疼痛,并且也不容易拔牢,效果也不能夠達到最好。起罐的時候手法一定要輕柔,千萬不能夠硬拉或者旋轉,否則容易傷到皮膚。
結語:拔罐是一種很常見的治療方法,可以治療一些身體中隱含的疾病,所以頗為受到人們的青睞,把關的好處也是有很多的,之所以能夠受人追捧,肯定不是沒有原因的,上文中就為大家介紹了一些,相信各位也都能夠有所了解,當然也要注意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