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須做到八多八少
冬天天氣寒冷,大家除了要做好御寒保暖工作之外,還應該注重養生工作,這樣有利于我們在冬天預防疾病。冬季養生需要從各個方面入手,專家強調要做到八多八少。具體的事宜今天小編將會為大家一一詳細講解。那么冬季養生是哪八多哪八少呢?冬季養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冬季養生須做到八多八少
多嚼少食
充分咀嚼可以幫助人體促進消化。另外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衰弱,因此更要重視多咀嚼,這樣吃進去的食物才能充分被消化吸收。少食即少吃多餐,需要注意的是晚餐不宜過飽。
多菜少肉
古代醫學主張飲食以清淡為主,特別是老年人,要以“五谷為養,五果為助”,平時多吃新鮮蔬菜,既可供給人體營養,又有助于保持大便通暢。適當減少肉類食物,避免攝入過多脂肪,能減少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
多醋少鹽
《黃帝內經》說“咸傷腎”,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高血壓的發病與過量攝入鹽有關,因此,“淡食多補”是有一定道理的。而醋味酸、性溫,能促進消化,多吃些醋對身體有益。
多果少糖
糖性黏膩,助濕生痰,而痰是百病之源,老年人少吃糖為佳。但是水果中不僅含有糖分,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對人體大有裨益,大家可以適當多吃點。
多施少欲
多施是指多幫助別人,若能為他人分憂解難,自己亦分享其樂,精神愉快,勝似補藥。少欲是指人要少些欲望,做到隨遇而安、淡泊名利。
多眠少煩
老年人氣血相對較弱,精力不足,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體力、精力得以恢復。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須知憂愁煩惱最易導致氣機郁結,因此老年人遇事不要煩惱,要胸懷寬廣,泰然處之。
多容少衣
多容是指姿態要端正,做到坐如鐘、站如松、睡如弓。少衣并不是說要少穿衣服,而是說要按季節變化增減衣物。
多步少車
老年人需要多多走動一下,如果去的地方不遠建議走路。這樣可以幫助老年人在冬天的血液循環,有利于新陳代謝。而且如果能夠長期堅持以步代車,對延年益壽也是很有幫助。
做到上面這“八多八少”之后,再配上易果君給大家推薦的四款湯品,冬季養生事半功倍哦。
排骨湯抗衰老
排骨除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可促進微循環,尤其是50—59歲的人,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頭湯可強壯骨骼,減少身體老化速度。在排骨湯中加入冬瓜、海帶或者蓮藕,還能起到清熱、補氣的作用。體虛力乏,腰酸腿疼的人尤其適合。
雞湯抗感冒
雞湯特別是老母雞湯有很好的補虛功效。它能緩解感冒的癥狀以及改善人體的免疫機能。秋冬季多喝些雞有助于提高人體免疫力,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但雞湯有溫補作用,有炎癥的人要少喝。
魚湯健脾開胃
魚有健脾開胃、止咳平喘等功能,將它和冬瓜、蔥白煮湯服食,可以減輕水腫。魚湯含有全面而優質的蛋白質,還能緩解壓力、睡眠不足等精神因素導致的皺紋。
豬蹄湯養氣血
豬蹄性平味甘,入脾、胃、腎經,能強健腰腿、補血潤燥、填腎益精。加入一些花生和豬蹄煲湯,尤其適合女性,民間還用于婦女產后陰血不足、乳汁缺少。
冬季養生保健注意事項
嗜睡、疲憊、感冒、手腳冰涼……冬季到了,身體的問題也接踵而至。不想讓自己看起來病懨懨,就一定要懂得冬季養生保健方法,才能讓自己健康過冬!
冬季養生保健四招
起居調養
中醫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 作勞汗出,發泄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而衣著的過少過薄、室溫過低即易感冒也會耗陽氣。
反之,衣著過多過厚,室溫過高則腠理開泄,陽氣不得潛藏,寒邪易于侵入。中醫認為:“寒為陰邪,常傷陽氣。”人體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賜予自然界光明于溫 暖,失去她萬物無法生存。同樣,人體如果沒有陽氣,將失去新陳代謝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適當添加衣物。
中醫強調了“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說,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
飲食調養
要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曰:“……冬氣寒,宜食黍以熱 性治其寒。”也就是說,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如:牛羊肉、烏雞、鯽魚等,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 免維生素的缺乏,如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還可多飲豆漿、牛奶。另外,糯米性溫,有暖胃等功效,故在南北方都有講究冬天多吃糯米飯的習俗。
冬季進行食補可得因人而異的,這是因為我們吃的東西有谷肉果菜之分,而人也有男女老幼之別,個人的體質也有虛實寒熱之辯,本著中醫養生的原則,強調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因此,冬天進步,一定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千萬不要人云亦云。
運動養生
天氣逐漸轉冷,自然界中的許多動物開始冬眠,不少人也深重腦倦,只想待在家中,根本不想走到戶外,更不用提參加體育鍛煉了。事實上,這樣對健康有害無利,在冬天堅持體育鍛煉,不僅能使人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體溫調節功能,還能提高人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冬天仍堅持鍛煉的人很少患病,正如 俗話所言:“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氣溫的降低,人在立冬以后新陳代謝的速度會放緩,因此在此時節鍛煉不宜太激烈,以防止適得其反。健身操、太極拳或跳舞、打球等運動均是立冬鍛煉的不錯選擇。
情志養生
在冬季,人體的代謝處于相對緩慢的時期,因此,冬季養生要注重于“藏”,藏的意思是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靜。換言之,精神上要豁達樂觀、合理用腦、保持良好心態。以保護陽氣,而不過度消耗陰精。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學會調控不良情緒,對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緒,可通過適當方式發泄出來,以保持心態平和。同時,要多曬太 陽。因為冬季天黑的早,光照時間短,也是易使人產生抑郁情緒的一個原因,因黑夜來臨時,人體大腦松果體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強,能影響人的情緒,而光照可抑制 此激素的分泌。在起居調養上要有規律,早睡晚起,保證充足睡眠,避免過度勞累,并注意背部保暖(有利于陽氣潛藏)。同時還要適度運動,如做操、散步等。
冬季養生注意御寒增加抵抗力
多“點”水
冬天氣候干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不但能保證機體的需要,還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之功效。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
方法:烹湯,連吃帶喝,一舉兩得,每日飲用滋養補潤。
出“點”汗
戶外活動可調節新陳代謝機能,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適當動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健體。
方法:鍛煉也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杜絕打球、登山等劇烈運動;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應選擇日照充足的時候運動,避免受寒。
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而為了保暖,開窗換氣的時間又比較少,空氣流通不夠,如此就為各種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條件。
方法: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一入冬就覺得沒精神、煩躁不安,還會感到壓力大。這是冬季抑郁的癥狀,俗稱“冬季心理流感”。
方法: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特別是老年人,在冬季的時候更要注意養生。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冬季養生的八多八少以及一些相關事宜的詳細闡述,大家通過閱讀全文應該對于在冬季如何養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了吧?冬季氣候干燥寒冷,是很多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大家一定要做到各種養生工作,御寒保暖,同時也是預防疾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