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進補 不再適合現代人
2017-07-02 23:53:1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中醫傳統補法形成的年代,是低飲食、重體力勞動的年代。那時,中國貧窮落后,人們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以致于入不敷出,不
中醫傳統補法形成的年代,是低飲食、重體力勞動的年代。那時,中國貧窮落后,人們吃不飽、穿不暖,還要從事重體力勞動,以致于入不敷出,不足。因此,每到秋冬休養季節,人們習慣于進食滋補之品,調養身體。
當重新認識秋冬進補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以植物性食物(糧食、蔬菜)為主的飲食方式,早已被以動物性食物(肉、蛋、乳)為主的飲食方式所取代。
人們完全步入了高營養飲食、低體力勞動的生活。由于體力活動、勞動強度的不斷下降,腦力勞動、競爭機制、攀比思想的不斷增加,人們的代謝調節能力也在不斷下降,高營養物質常常不能完全被人體所代謝,而在體內郁積生熱。
因此,人們常常是在吃了大量的牛、羊肉,以及人參、黃芪等補藥后,不僅沒有覺得精力充沛、渾身是勁,反而出現了頭暈耳鳴、口干舌燥、身重體乏、大便不暢等不良癥狀。糖尿病、肥胖癥、心腦血管病、腫瘤等富貴病,也在逐年迅猛增多,早已成為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秋冬進補的方式,已不再適合現代人。
調整心態、加強鍛煉、平衡膳食的綜合調理,才是最佳的強身健體、防病抗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