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二虛的癥狀有哪些?
小編單位有個同事平時特別的虛弱,遇到天氣變化的時候就經常容易感冒,每天吃飯也吃的很少,平時跟大家說話也都是細聲細語,也沒看到該同事做過劇烈的運動,后來聽別人說這是氣血虛的表現,氣血二虛有很多的癥狀,但是很多人都會分不清楚,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氣血二虛的癥狀都有哪些。
氣血兩虛一般出現在貧血、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癥、大出血后、婦女月經過多者等,其主要表現為;既有氣虛的表現,又有血虛的表現,進補宜采用益氣生血、培補氣血、氣血并補。 本型癥狀常見有小便淋漓不暢,或尿道口有穢濁之物流出,或帶下異常,小腹脹痛,舌暗,苔白,脈弦細。這是由于久病入絡,或由于濕熱之邪阻滯經脈,氣血瘀阻所致。治療宜行氣活血,化濁止痛。
中醫學認為氣的根本在腎而統于肺脾。在表則護衛皮毛,充實腠理,使人有抗邪能力;在內則導行血脈,升降陰陽,周流一身。凡是七情和冷熱等刺激,均能影響及氣而發生病變,故不論外感還是內傷都有氣的病理現象,因而有"百病皆生于氣"的說法。主要是:氣充則強、氣少則虛,氣順則平,氣逆則病。為此,治療上有補氣、升氣、行氣、降氣等多種法則。氣分不和可以影響血分,尤其是氣機障礙能引起水濕痰濁等疾患,故治血病、水濕疾病,常有氣分藥結合使用。
血液循行體內,營養周身。如有虧乏、凝滯、妄行均為病癥。造成血病的原因,或由冷熱刺激,或由思慮和疲勞過度,或久病耗損,或跌仆刀傷,流血過多。臨床上有養血、和血、活血、清血、止血、祛瘀等法。
氣血兩虛的患者平時還是要多注意補補自己的身體,如果自己的體質無法得到改善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僅僅是影響到自己的工作,一些強度大的工作自己都無法勝任,而且在平常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會做不了,也可以開一些中藥來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