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腸炎
放射性直腸炎,一種屬于內科疾病,同時也是另一種疾病的并發(fā)癥。一般來說,這個疾病的癥會比較的明顯。放射性直腸炎病發(fā)的時候,會導致體內的直腸出現(xiàn)出血的癥狀,這樣的話就會在排便的時候流出來,這樣大家是可以看見的。有時候還會出現(xiàn)大量的出血,這樣的情況就是比較嚴重的。
放射性直腸炎在治療上面是不難的,只要患者堅持的去治療的話,還有就是要去注意生活上的一些飲食護理,這樣才能更快的好起來。對于疾病的問題,患者一定要積極的去面對。
一、病因
婦女宮頸癌、外陰與陰道癌及肛管直腸癌,應用放射性鐳、鈷、銫等進行照射治療,這些放射性原素對癌有抑制作用,對正常組織也有損害,損害直腸粘膜時,可造成放射性直腸炎。所以因放射治療造成的放射性直腸炎,是臨床上較多見的。
二、癥狀
直腸流血,為鮮紅或暗紅色,多在排便時流出,一般是少量出血,偶爾大量出血。破潰后有壞死組織脫落排出,有臭味,肛門直腸部酸痛或灼痛,以后因括約肌受刺激而出現(xiàn)里急后重。
1.早期癥狀:由于神經系統(tǒng)對放射線的反應,早期即可出現(xiàn)胃腸道的癥狀。一般多出現(xiàn)在放療開始后1~2周內。惡心、嘔吐、腹瀉、排出粘液或血樣便。累及直腸者伴有里急后重。持久便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便秘少見。偶有低熱。腹痛型腸易激綜合癥則提示小腸受累,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粘膜水腫、充血,嚴重者可有糜爛或潰瘍。
2.晚期癥狀:急性期的癥狀遷延不愈或直至放療結束6個月至數年后始有顯著癥狀者,均提示病變延續(xù),終將發(fā)展引起纖維化或狹窄。此期內的癥狀,早的可在放療后半年,晚的可在10年后甚至30年后才發(fā)生,多與腸壁血管炎以及扣續(xù)病變有關。
三、診斷
有鐳照射治療史,大便帶膿血、粘液和脫落的壞死組織。直腸鏡下可見腸壁充血、腫脹呈赤褐色,或已浸潤、變硬、壞死、潰瘍、穿孔,最后形成狹窄。病理檢查可見細胞急速分裂,纖維組織肥大,血管、淋巴管擴張,管壁變性,應與惡性腫瘤鑒別。
上面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放射性直腸炎的知識,希望大家可以學到一些知識。疾病方面的知識,我們多學一點是沒有害處的,學習了疾病的知識,不僅是對自己的保護,還是對別人的一種幫助。還有就是患者本人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