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怎么辦 中醫6秘方緩解疼痛改善氣色
女性每月總有那么幾天會出現不適癥狀,由于是有些女生經期會出現頭暈、惡心、肚子痛等癥狀,這些都是屬于月經不調的癥狀,那么我們女性月經不調怎么辦呢?中醫認為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要對癥下藥,下面小編就推薦6種中醫調理方法!
月經不調怎么辦 中醫6秘方改善經期不適
1.脾腎氣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量多,經色淡,質稀薄,面色白,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小腹冷墜,納呆便溏,夜尿多。舌質淡胖有齒印,苔白,脈細無力,尺脈弱。
治法:健脾補腎,益氣調經。
方藥:舉元煎合歸腎丸加減。黨參20克,黃芪20克,白術15克,炙甘草6克,熟地20克,川續斷15克,補骨脂15克,菟絲子20克,艾葉10克,首烏30克,當歸12克。
方解:本方用黨參、黃芪、白術健脾益氣,熟地、補骨脂、菟絲子、川續斷補腎,艾葉溫經止血調經,首烏、當歸養血調經,炙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法:正值經期量多,去當歸,加阿膠12克(另溶)、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艾葉用炭以止血。經期延長,日久不斷,加炒蒲黃10克、益母草30克以祛瘀止血。納呆食少,加淮山藥20克、砂仁9克(后下)、陳皮6克以行氣健脾胃。若月經后期未至加巴戟9克、牛膝12克、雞血藤30克、川芎10克以通經。
2.肝腎陰虛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提前,或先后無定,經期延長,經色鮮紅,量或多或少,兩顴潮紅,手足心熱,咽于口燥,失眠多夢,小便黃少,大便于結。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清熱調經。
方藥:二至丸合兩地湯加減。女貞子15克,旱蓮草18克,干地20克,白芍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山茱萸12克,菟絲子15克,五味子9克。
方解:本方用女貞子、旱蓮草、山茱萸、菟絲子滋養肝腎,于地、白芍、玄參、麥冬滋陰清熱,五味子交通心腎,并有收澀止血的作用。
加減法:正值經期,月經量多,加阿膠12克(另溶)、崗稔根30克、烏賊骨12克、金櫻子30克以養血收澀止血。經期延長,淋漓不斷者,可加益母草30克、茜草根15克、地榆15克、荊芥炭10克、煅牡蠣30克以祛瘀涼血、收澀止血。月經完期或先后無定,加桑椹子15克、金櫻子30克、珍珠殼20克、淮山藥15克、當歸9克以滋腎調經。
3.氣血虛弱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少,色淡,質稀,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質淡,苔薄白,脈細。
治法:益氣養血調經。
方藥:滋血湯加減。當歸15克,熟地30克,白芍12克,川芎1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2克,茯苓20克,雞血藤30克,黃精20克,首烏20克。
方解:本方用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雞血藤、首烏、黃精補血養血,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益氣健脾助生化之源,共奏補益氣血調經之功。
加減法:月經后期未至,可加丹參20克、牛膝9克以活血通經。心悸怔忡可加酸棗仁15克、夜交藤20克、大棗10克、五味子9克以養心安神。
4.肝郁氣滯型。
主證:月經周期紊亂,或先期而至,或后期未來,或先后無定,經量或多或少,經行不暢,經色紫紅,夾血塊,胸脅、乳房、少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暖氣食少,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調經。
方藥:逍遙散加減。柴胡12克,白芍15克,當歸12克,茯苓15克,白術9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木香6克(后下),炙甘草6克,每日1劑,水煎服。
方解:本方用柴胡、香附、郁金、木香疏肝理氣,當歸、白芍養血調經,茯苓、白術健脾和中。
加減法:肝郁化熱見月經先期、月經過多者,可加丹皮12克、梔子10克、川楝子10克以疏肝清熱,茜草15克、地榆15克以涼血止血。氣滯血瘀見月經后期,經行不暢,加丹參20克、牛膝15克、桃仁12克、紅花6克、益母草30克以活血調經。肝郁脾虛月經失調加重茯苓至30克,淮山藥15克以健脾益氣。腎虛見面部有斑加女貞子15克、菟絲子15克,以滋腎調經。
5.血寒型。
主證:月經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夾血塊,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畏寒肢冷。舌質淡黯,苔白,脈沉遲。
治法:溫經散寒調經。
方藥:溫經湯加減。桂枝10克,艾葉10克,熟附子9克,當歸15克,川芎12克,炙甘草6克,黨參20克,白術15克,牛膝12克。
方解:本方用桂枝、艾葉、熟附子溫經散寒調經,當歸、川芎養血活血調經,黨參、白術、炙甘草益氣調經,牛膝活血化瘀通經。
加減法:如腹痛拒按,時下血塊者,加吳茱萸6克、烏藥9克、香附9克、炒蒲黃10克以散寒祛瘀止痛,如月經量多,去牛膝,加炮姜10克、艾葉12克用炭以溫經止血。
6.血瘀型。
主證:月經周期多延后,經量或多或少,經期延長或縮短,經色紫黑,有血塊,小腹疼痛拒按,血塊排出后疼痛減輕。舌質紫暗,有瘀點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弦澀。
治法:活血祛瘀調經。
方藥:桃紅四物湯合失笑散加減。當歸12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5克,桃仁10克,紅花6克,炒蒲黃10克,五靈脂10克,益母草30克。
方解:本方用四物湯養血活血調經,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炒蒲黃、五靈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
加減法:月經量多者去桃仁、紅花、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克(沖)、血余炭10克、赤石脂20克以收澀祛瘀止血,月經后期未至者,去炒蒲黃、五靈脂,加丹參20克、牛膝15克、雞血藤30克以活血養血調經。小腹疼痛較甚者,加香附12克、延胡索12克、烏藥9克以理氣止痛。
月經不調吃什么
1、飲食溫熱,不要食用生冷食物
在中醫學中認為,食用溫熱食物有助于血液運行通暢,而食用生冷寒性食物,則不利于消化,并且還會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易出現月經不調、經血量少,還易出現痛經、閉經等經期問題。
2、飲食清淡,不要食用辛辣食物
月經不調吃什么調理?飲食以清淡為好,特別是在經期中食用清淡的飲食,有助于消化和吸收。清淡的飲食要少鹽,防止食用鹽分過多,造成的體內鹽分和水分的積聚增加,避免月經來潮初期出現頭疼、易激怒的情況。另外,刺激性大的辛辣食物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會刺激血管擴張,易導致經血量過多或痛經,女性在經期一定不要食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多食用高纖維食物
月經不調吃什么調理?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有助于調理經期,高纖維食物包括新鮮水果、蔬菜、燕麥、糙米等,這類食物具有潤腸道改善便秘的作用,所以推薦適量食用。此外,纖維素豐富的食物可以起到促進雌激素分泌的作用,可增加血液中的鎂含量,能改善月經不調的情況,還可維持穩定的情緒。
4、攝取優質蛋白質
什么是優質蛋白質?優質蛋白質指的是含有人體必須的各種氨基酸,并且數量多,人體利用率高的蛋白質。蛋類、瘦肉、奶制品、大豆中的大豆蛋白都屬于優質蛋白質,所以可以經常食用這類食物補充優質蛋白質。如果經期經血過多,造成血紅蛋白流失,那么可以適當補充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來及時補充經期中流失掉的養分。
5、避免喝濃茶
經期中不適合喝濃茶,濃茶含有大量咖啡因,對神經和心血管的刺激很大,容易增加焦慮不安的負面情緒,還很容易加重痛經和經血量,并會延長經期。另外,濃茶中含有的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的吸收,易造成缺鐵性貧血。
6、不要過量食用甜食
食用過多蛋糕、糖果、飲料等甜品,會導致糖分攝入過多,而出現血糖不穩定的情況,比如頭暈、疲勞、心跳加快、情緒不穩定等,還會加重經期癥狀。
結語:女性如果出現經期不調癥狀要及時的就醫,尤其應該去看中醫,中醫對治療這方面病癥有獨特的療效,通是月經不調的女性在平時的膳食中應多注意飲食調節方可更好的緩解經期不適感,小編推薦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夠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