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花開不敗”的秘訣 改善生物鐘
目錄:
第一章:中醫(yī)養(yǎng)生:治療血氣藥膳推薦
第二章:中醫(yī)擇時養(yǎng)生 教你改良生物鐘
第三章:揭秘: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長壽寶典
中醫(yī)學說,簡直是博大精深。然而,中醫(yī)養(yǎng)生對治療我們一些較為常見的疾病和小習慣,卻有著良好的效果。
中醫(yī)養(yǎng)生:治療血氣藥膳推薦
中醫(yī)有醫(yī)食同源之說,即食物可以藥用,藥物也可以食用。下面為您介紹幾種常見的藥膳食療。
藥膳食療的重要價值,不僅可作為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還可作為“扶正祛邪”及“強身”的手段。
芹菜降壓食療方3則
芹菜是一種脆嫩而別有風味的香辛蔬菜,不僅是家常蔬菜中的上乘之品,而且是治療高血壓病及其并發(fā)癥的食療佳品。現介紹芹菜降壓3種食療方
芹菜煲紅棗除了可治療高血壓外,還可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膀胱炎等癥。每次可用芹菜200~400克,紅棗50~100克,煲湯分次服用。如不是芹菜上市季節(jié),可用干的芹菜頭150~250克與紅棗煲水飲,亦有療效。
鮮芹蘋果汁能降血壓,平肝,鎮(zhèn)靜,解痙,和胃止吐,利尿。適用于眩暈頭痛,顏面潮紅,精神易興奮的高血壓患者。用鮮芹菜250克,蘋果1~2只。將鮮芹菜放入沸水中燙2分鐘,切碎與青蘋果絞汁,每次1杯,每日2次。
芹菜根燉馬蹄有降壓、安神、鎮(zhèn)靜功效。用芹菜根60克,馬蹄6只,芹菜根和馬蹄放入砂鍋燉水飲。
月經延后食療方
有些女性的經期常常會延后,以致自己都搞不清楚“好朋友”來的日子,身體上也有種種不適的地方。在此介紹一則食補方法,常吃可以治療女性因為氣血虛弱而引起的月經延后。
材料 羊肉250克,當歸18克,生姜15克,調味鹽少許。
做法
1.將羊肉洗凈后,放入湯鍋中,加水。先開大火燒開,再轉小火慢慢燉2個小時,待羊肉煮爛后,加入鹽調味。
2.將羊肉撈起后,把當歸、生姜放入湯中,再煎1個小時后即可關火。
服法 月經后服食,吃肉喝湯,每天1次,連服5天。
此藥膳,羊肉味道鮮美,湯香醇好喝,有補血調經的功效,適合體質虛弱的女性。對于頭暈、心悸、經量少、經色淡、舌淡苔少、脈細無力的月經延后女性,效果良好。
產后血暈藥膳方8則
產后血暈是指產婦分娩后出現頭暈眼花、不能坐起或心胸滿悶、惡心嘔吐,甚至神志昏迷等癥狀。祖國醫(yī)學認為,導致血暈的原因,一是生產時失血過多,心神失養(yǎng),以致氣血虛脫 二是血淤氣滯,擾亂心神而致血暈。可根據病癥分型采用藥膳調理。
氣血虛脫型藥膳方
黃芪粥黃芪20克,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粳米50克煮粥,熟后加入藥汁和適量紅糖,再稍燉即成,每日早晚各服1次。
五味子大棗人參湯五味子50克,大棗10枚,人參12克。水煎取藥汁,加紅糖適量,溫服,每日1劑。
蓮子粉粥蓮子共研細末,每次取15克,同粳米30克煮粥。熟時調入適量紅糖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
當歸羊肉芪姜湯羊肉500克(洗凈后切片),當歸60克,生姜、黃芪各30克,大棗10枚。加水文火(注 文火即小火,下同)燉湯,吃肉飲湯。
血淤型血暈的藥膳方
桃仁粥桃仁15克,搗爛后加水浸泡,取汁。粳米50克,煮粥,粥半熟時加入桃仁汁與適量紅糖,燉至粥熟,每日清晨服食。
佛手元胡山楂湯佛手、元胡各6克,山楂10克。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
黑豆紅花湯黑豆30克,紅花6克。水煎取汁,沖50克紅糖溫服,每日1次。
艾葉干姜醋糖飲艾葉、干姜各9克。水煎取汁,加入米醋100毫升,再加適量紅糖,稍煎片刻,溫服,每日1次。
大棗食療方5則
①紅棗30克、荔枝15克。分別洗凈后同置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至紅棗熟爛即成。吃荔枝、大棗,飲湯。空腹頓服,每日1劑。有補養(yǎng)心脾、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適宜于氣血虛虧、神疲乏力、面色萎黃、食欲不振、眩暈健忘者。
②大棗30克,粳米100克。煮至爛熟,加入冰糖,攪拌均勻即可食用。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之功效。適宜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泄瀉、血虛臟燥、精神不安者。
③桑椹30克,紅棗50克。同置鍋內,加水,文火燉爛即成。去棗核、皮,加糖調味,一次吃下。有補益肝腎,健腦益智之功效。適宜神經衰弱、失眠、心悸者食用。
④桂圓肉25克,大棗250克,姜汁2湯匙,蜂蜜250克。先將桂圓肉和大棗放入鍋內,共煮至熟爛時,加入姜汁、蜂蜜。文火煮沸,調勻,待冷后裝瓶即可。每日2次,每次1湯匙,開水化開,飯前食用。有開胃健脾、養(yǎng)血益神之功效,適用于貧血、體虛者食用。
⑤烏骨雞肉250克,黃芪30克,大棗100克。將雞肉切塊,黃芪揀去雜質,洗凈,裝入紗布袋中。三者共入鍋中用文火燉熟,取出黃芪,食肉、棗,飲湯。可用于產后氣虛、月經不調以及一切氣血虛損癥。
中醫(yī)擇時養(yǎng)生 教你改良生物鐘
一天之中,每個時辰都有一個臟器主持,那就是它最活躍的時段。隨時間消逝,它會逐漸減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環(huán)往復。
中醫(yī)調教一日節(jié)律鐘
一天之中,每個時辰都有一個臟器主持,那就是它最活躍的時段。隨時間消逝,它會逐漸減弱到低谷,即薄弱期,如此循環(huán)往復。
凌晨1~3點
這是肝最強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肝最弱的時間是13~17點。
所以建議把辛苦工作盡量堆在上午。肝怕勞累,雖然一天中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休息,但13~17點這段時間更重要。如果必須工作,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肝 眩暈、情緒易激動、煩躁不寧、性情抑郁沉悶、睡眠多夢,同時可能會胸肋隱痛、月經不調。
肝是身體里藏血的臟器,它努力工作,脾胃功能就能正常,氣、血、水的運行正常。養(yǎng)肝最好做個溫婉女子。中醫(yī)認為,肝在體內為將軍之官,是武將之首,性格剛強躁急,直來直去,不能拐彎。
養(yǎng)肝就要梳理它的性情,性情急躁只能助長它的暴脾氣,所以在精神上要保持柔和、舒暢,力戒暴怒和抑郁。這樣就不會讓肝氣過旺,肝可以維持正常的疏導功能。
凌晨5~7點
這是腎最強的時間,很多男人早晨激情澎湃,想和你親熱一下就是這個道理。腎最脆弱的時間是23點~凌晨1點。建議早睡,養(yǎng)養(yǎng)精神,別在男人最虛弱的時候一再刺激他。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腎 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性功能衰弱、手足軟、腰膝酸軟、易感風寒、不孕、早產。
腎臟無論在男人在女人都是相當重要的器官。它主藏精,全身各器官收集來的精氣都上交到腎,由它統(tǒng)一分配管理。養(yǎng)腎要著眼于“藏”。那些“大嘴巴”、喜歡八卦的人可能會生存困難,冬天要保持精神安靜,想辦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就像守著個小隱私秘而不宣。其主旨是 神藏于內,不要暴露于外。同時還要調節(jié)不良情緒,遇到不順心、不高興的事,盡快拋掉、扔掉、摔掉。
7~9點
這是肺最強的時間,有什么運動最好放在這會兒做,在肺最有力的時候做有氧運動,例如慢跑,能強健肺功能。肺最脆弱的時間是21~23點。肺臟通常在此時示弱,我們晚上咳嗽得更厲害些,建議晚飯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肺 呼吸微弱、語音低微、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
肺處于五臟最高的位置,被稱為華蓋,它主司呼吸運動,從自然界吸入清氣,又把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是心臟的輔臣,幫助新陳代謝順利進行。
潤肺最適合吃百合,百合性甘微苦,擅長潤肺止咳,清心安神,對肺病效果最好,可以加杏仁煮粥、加冰糖蜂蜜煎湯、加西芹炒菜,肺臟都歡迎之至。此外,梨、白木耳、胡桃也有生津潤肺效果。
9~11點
這是脾最強的時間,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點,因為此時脾氣最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時間是19~23點,建議晚飯一小時后吃一個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脾 腹脹、腹瀉、倦怠、遺精、白帶多、氣短、懶言、韌帶和肌肉松弛。
脾是體內的“倉廩之官”,主管消化食物、運送營養(yǎng)到全身。有兩個小方法可以健脾。
一個是按摩腹部,仰臥在床上,以臍為中心,沿順時針方向用手掌旋轉按摩20次。
如果吃了過多的生冷食物,會使寒氣積存在脾胃,影響消化功能,可以用較厚的紗布袋,裝100克炒熱的食鹽,放在臍上三橫指處,有暖脾散寒之效。
11~13點
這是心最強的時間,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以利用中午,此時心力最強。心最弱的時間是21點~凌晨1點。所以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建議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番茄汁,紅色食物能養(yǎng)心。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心 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神志不寧、煩躁,甚至心前區(qū)劇烈疼痛。
心是體內的主宰,配合其他所有臟腑的功能活動,它推動血液輸送全身,并統(tǒng)管全身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養(yǎng)心鍛煉注意“三適” 適時,時間最好安排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適量,提倡輕松運動,時間控制在20~30分鐘左右,強度適當減小;適地,盡量到戶外運動,選擇公園、湖邊、庭院等陰涼通風的地方。
揭秘:老中醫(yī)的養(yǎng)生長壽寶典
中醫(yī)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心。雖然人類的身體狀況會變化,生存環(huán)境也在不斷改變,但有些養(yǎng)生的方法卻是不變的真理。
1、記住:睡覺是養(yǎng)生第一要素。
2、多嗔傷肝,多淫傷腎,多食又傷脾胃。憂思傷脾,憤怒傷肝,勞慮傷神。
3、氣以行血,血以補氣,二而一也。凡人久視則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七情六欲之過則傷元氣、傷心腎。相火旺,真陽耗。人體中的氣血也是一對陰陽,血為陰為體,氣為陽為用。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不足,易得淤積之病,如腫瘤、血栓等;氣太過,易得腦出血之類的病。所以,只有氣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過勞的人,心疲肝旺,心過勞就是心太滿,不虛。心滿,則不納肝(木)生之火,心不納肝生之火,則肝氣必積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腎水大虧,水不足則火更旺,心腎相聯(lián),心氣更弱,肺病即成。內部相互關聯(lián),一動全動,一病全病。而擾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覺,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靜坐。
5、不要天天想著吃什么補陰,吃什么壯陽。記住了,運動就可以生陽;靜坐就可以生陰。陰為陽之母,陽為陰之用。
6、人在氣不足的時候,不能盲目補氣,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是因為血不足,就需要先補血,因為血為氣之母,否則就成了干燒器皿,把內臟燒壞;如果是因為淤滯不通,就可以增加氣血,血氣同補。這樣才能達到補氣的作用。
7、環(huán)境對人養(yǎng)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就是為什么人在空氣清新的深山老林里,會把痼疾養(yǎng)好的道理。因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質(負離子)會通過人在放松情況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體內部,從而滋潤孕養(yǎng)五臟六腑,使人重新煥發(fā)活力。還有重要的一點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僅僅是通過口鼻來呼吸,人身體的每個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們吸取著天地的精華。
8、順應自然是養(yǎng)生的最高境界。一個人生下來,他的命運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數的。他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該吃什么不該吃什么,如果能順著他的運數去做,就會平安無事。有悟性的人會發(fā)現、知道自己的運數,知道他應該干什么,不應該干什么。所以養(yǎng)生絕對不是簡單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羨慕別人,要從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發(fā)現自己是否順其自然了呢?其實這太簡單不過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違背自然了。要做到順外面大自然的自然,還要順自己內在命運的自然,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9、情志跟疾病的相關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藥物治療,治來治去都不好,對于這類疾病,解鈴還需系鈴人。五志能夠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10、五行相生相克的應用。凡是因五臟太過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對治。同樣,凡是因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決。這是運用五行的根本原則。
結語:看了以上中醫(yī)養(yǎng)生的秘方,你的生物鐘調整了嗎?中醫(yī)養(yǎng)生它是時刻在你身邊的,與你的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