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五大名嘴主持人皆因患癌離世 癌癥和職業有關?哪些職業易患癌?
總感覺現在患癌癥的人怎么那么多呢?
無論是網上還是日常生活中,與朋友同事聊天時,大家似乎都有這樣的感覺。動不動就聽到誰誰得了癌癥離世了,好像現在患癌癥的幾率就跟普通病似的。
而“央視五大名嘴皆因癌離世”的話題也頻頻被人說起。
早年的羅京因淋巴癌而逝世,享年48歲;肖曉琳在前兩年因直腸癌病逝,終年55歲;
而方靜(終年44歲)、王歡(終年42歲)也都因抗癌無效而離世.....更不用說曾經那個陪伴我們童年的李詠。
央視主持人為何成為癌癥高危人群?
有不少專家都表示,是巨大的工作壓力、日夜顛倒的作息時間、高強度的工作、長期久坐讓央視主持人成為癌癥高發人群。
主持人需要隨時待命,忙碌和壓力是常態,熬夜和失眠就成了家常便飯的事情,飲食也無法規律。
長期巨大的工作壓力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改變體內激素正常分泌。
長期熬夜、長期不規律飲食,會打亂身體里的生物鐘,會導致腫瘤抑制基因受損,刺激腫瘤的生長。
事實上,某些職業確實與癌癥有著很大的關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在全世界范圍內,有接近20%的癌癥是因為工作環境引起的,有130萬人每年因此而死亡。
6種職業當心這些“職業癌”
1、媒體人、廣告人更容易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分別是男、女最高發的癌癥之一,在經常需要熬夜的人群中出現得最為頻繁。
長期熬夜會影響高級神經中樞,干擾內分泌,影響免疫機制。媒體人、廣告人等從事創造行業的人群經常需要加班熬夜,高強度工作易導致精神壓力大,幸福感降低,免疫力下降,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類似的職業還有醫生、護士等。
2、程序員、司機更容易患子宮內膜癌、腸癌
長期久坐會讓人出現血液循環不暢,引起消化系統代謝紊亂,身體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小病養成大病,各種癌癥風險增加。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的研究發現,長期久坐的人,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10%,患腸癌的風險增加8%。
建議長期需要坐著上班的人每工作1~2小時,就站起來走動5~10分鐘。同時,每天堅持運動。
3、化工、鋼鐵行業更容易患肺癌
煤礦、石油在開采、挖掘、運輸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長年累月接觸這些有害物質,就有可能對肺部造成傷害。
一般來說,長期從事石化、鋼鐵行業的一線員工,都屬于肺癌的高發人群。這些行業的工作者應該做好防護措施,必要的時候,每隔數年就更換一次崗位。
4、飛行員、室外工作人員更容易得皮膚癌
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和衛生管理局公布的一項職業死亡率調查顯示:飛行員和機組成員患皮膚癌的風險遠高于普通人,一些研究成員認為高輻射是主要原因。
此外,長期進行室外工作的人由于長期進行日曬,患皮膚癌的幾率也更高。建議這幾類人應該做好防曬工作,并及時體檢。
5、消防、救援隊員是多種癌癥的高發人群
據報道,在美國9.11事件過去的14年里(截止到2015年),共有3700多名當時參加地面救援的工作人員患癌,其中甲狀腺癌、白血病、肺癌是主要的類型。
爆炸發生時,現場產生了大量的粉塵,這回事救援成員患癌的主要原因。
其次,沉重的心理負擔也是導致救援成員癌癥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救援過程中,長時間的精神高度緊張、面對戰友甚至 親人的離世、恐怖襲擊帶來的心理陰影等,都可能伴隨一生,長期情緒不穩定,容易降低免疫功能,給疾病“可乘之機”。
而心理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也是消防救援人員普遍面臨的職業壓力。
6、橡膠及顏料生產工容易患膀胱癌
芳香胺為強致癌物,致癌性遠遠高于甲醛,而生產萘胺、聯苯胺以及4-氨基聯苯等的化工行業從業者,又或者以萘胺,聯苯胺為原料的橡膠添加劑、顏料等工人,都會接觸到芳香胺。
長期接觸芳香胺的人患上膀胱癌的風險是常人的61倍。
正好從事這些行業,怎么辦?
若不幸恰好自己就是從事上述說的癌癥高風險職業,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辭職或改行都是不現實。因此,我們唯一能做就是將風險降到最低。
1、做好防護措施
如果是工作環境中存在致癌物,那么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改善工作環境,盡量不要讓致癌物質與身體接觸。對于某些石化、顏料等特殊行業,每工作數年進行調崗,每半年做一次全身體檢。
2、調整生物鐘
對于需要上夜班朋友們,即便補休也難以恢復,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體質并且及時調整生物鐘,從而讓自己機體更適合夜晚工作,白天休息。
3、積極鍛煉身體
好的身體才是工作的本錢,鍛煉身體可以提高免疫力,提高身體對各種不好的環境的適應能力,提高身體對各種疾病的抵御能力。
4、定期體檢
由于癌癥的發生和發展都需要較長時間,無論你是從事什么職業,都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忽視風險,定期進行相應的防癌體檢,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