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性高血壓如何鑒別
高血壓是危害人類健康疾病的常見一種,這種疾病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自然也是巨大的。也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對于高血壓還是比較恐懼的。另一方面,高血壓還有不同的類型之分,腎性高血壓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腎性高血壓如何鑒別呢?要做好腎性高血壓的鑒別,我們必須要知曉其癥狀表現才行。
臨床癥狀
1.體征約半數可在上腹部、患側腰背部或肋緣下,聽到一連續的血管收縮期雜音,或伴輕度震顫。
2.癥狀30歲前或50歲后,長期高血壓突然加劇或高血壓突然出現,病程短、進展快,舒張期血壓增高尤為明顯,伴腰背或肋腹部疼痛,藥物治療無效。
3.特殊檢查下述情況可單獨或合并出現:
a.腎血管造影,顯示動脈充盈缺損、狹窄的遠側血管腔擴張或無血管部分;
b.靜脈腎盂造影,顯示患腎較健腎小1.5~2.0cm、形態不規則,早期顯影慢而淡、后期顯影較濃;
c.經皮穿刺用導管插入下腔靜脈,分別采取兩側腎靜脈血作腎素測定,患腎靜脈血的腎素較高;
d.分腎功能測定,示患腎尿量少,尿鈉低,肌酐或菊粉廓清率降低;
e.超聲波顯示患腎較小。
f.腎圖呈現患側曲線的血管段較低且延遲,排泄段延長。
臨床特點
引起腎實質性高血壓的疾病有:
1.原發性腎小球腎炎,如急性腎炎、急進性腎炎、慢性腎炎;
2.繼發性腎小球腎炎中狼瘡性腎炎多見;
3.多囊腎;
4.先天性腎發育不全;
5.慢性腎盂腎炎;
6.放射性腎炎;
7.腎結核;
8.巨大腎積水;
9.腎腫瘤;
10.腎結石;
11.腎淀粉樣變;
12.腎髓質囊腫病。
無論單側或雙側腎實質疾患,幾乎每一種腎臟病都可引起高血壓。通常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多囊腎、先天性腎發育不全等疾病,如果病變較廣泛并伴有血管病變或腎缺血較廣泛者,常伴發高血壓。例如彌漫性增殖性腎炎常因病變廣泛、腎缺血嚴重,使高血壓極為常見;反之,微小病變、局灶性增殖性腎炎很少發生高血壓。腎結核、腎結石、腎淀粉樣變性、腎盂積水、單純的腎盂腎炎、腎髓質囊腫病以及其他主要表現為腎小管間質性損壞的病變產生高血壓的機會較少。但這些疾病一旦發展到影響腎小球功能時常出現高血壓。因此腎實質性高血壓的發生率與腎小球的功能狀態關系密切。腎小球功能減退時,血壓趨向升高,終末期腎衰高血壓的發生率可達83%。
要想知道如何辨別腎性高血壓這種疾病,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這種病的具體癥狀表現。而了解清楚癥狀表現之后,我們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病人進行確診。確診之后,我們便可以給與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治療方法,當然這些治療方法必然是最適合每一位病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