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熱感冒初起癥狀?
風熱感冒是怎么回事呢?平時的感冒分為很多種,最常見的有冷感冒和熱感冒,被大家所熟知的還有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等。感冒的傳播途徑也比較廣泛,通過血液,通過唾液,通過空氣都有可能被傳染到。風熱性感冒,顧名思義就是熱感冒,熱感冒比較頑固難以治療的,它一般的表現為流黃鼻涕,頭暈,嗓子發炎難受等等。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癥狀表現為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中醫認為,風熱感冒是感受風熱之邪所致的表證。就診科室中醫內科常見病因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常見癥狀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專家解讀與感冒共舞感冒是個自限性疾病。但很多人感冒后合并肺內感染、中耳炎、心肌炎。
就診科室中醫內科常見病因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常見癥狀發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傳染性無中醫文獻記述《諸病源候論·風熱候》:“風熱病者,風熱之氣,先從皮毛入于肺也。肺為五臟上蓋,候身之皮毛,若膚腠虛,則風熱之氣,先傷皮毛,乃入肺也。其狀使人惡風寒戰,目欲脫,涕唾出。”治宜辛涼解表,發散風熱。方用銀翹散、桑菊飲、桔梗湯、上清散、菊花散等。若久而不愈,其人必虛,不得專用疏散。陽虛宜加參、術,陰虛宜加地黃、五味,倍麥冬、白芍。
臨床表現1.一般癥狀
(1)喉嚨痛,通常在感冒癥狀之前就痛,痰通常黃色或帶黑色。
(2)流濃涕,通常黃色。
(3)舌苔帶點黃色,也有可能是白色的,舌體通常比較紅。
(4)便秘。(5)身熱、口渴、心煩。
(6)脈像通常為數脈或洪脈,就是脈搏比正常為快。2.小兒風熱感冒癥狀小兒主要表現為發燒重,但怕冷怕風不明顯,鼻子堵塞流濁涕,咳嗽聲重,或有黏稠黃痰,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咽干或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紅、脈浮而快。診斷風熱外感,多發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風,氣候轉溫,故風與溫熱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悶熱,室內又較為涼爽,室內室外溫度不定,也易患病。風熱感冒系風熱之邪侵襲肺衛,致衛表不和,肺失清肅而出現的證候。
1.主癥(1)發熱,微惡風寒,有汗或少汗,頭痛身楚;
(2)鼻塞,流黃濁涕,咳嗽,咽紅干痛。
2.次癥微汗,口干渴,咳痰黃稠。
3.舌脈象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
具備主癥(1)及次證,或主癥
(2)及次癥,并見典型舌脈象者,即可診斷為風熱感冒。辨證施治證候:發熱無汗,或有汗不暢,微惡風寒,頭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治則:風熱感冒的治療,主要以辛涼透表,清熱解毒為主。1.主方銀翹散。方藥:連翹、銀花、桔梗、薄荷、竹葉、生甘草、荊芥穗、淡豆豉、牛蒡子。2.治風熱感冒的三湯風熱感冒表現為發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干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1)薄荷粥(選自《送余錄》) 薄荷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適量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2)桑菊薄荷飲 桑葉、菊花、薄荷、苦竹葉、蜂蜜少許,加適量水,煮沸,代茶頻服。桑葉清肺熱;菊花疏散風熱,明目平肝;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能迅速解除發熱頭痛等癥狀。有高血壓或頭痛、目糊之患者也較為適宜。
(3)貝母沙參蒸雪梨 將雪梨1個去皮去核,把貝母、沙參、薄荷及冰糖適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內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日。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后熱病傷陰引起咽干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癥。
風熱性感冒的治愈比一般的受涼感冒能困難一點,患者是因為受熱所導致,上火了嗓子發炎了一般是最大的誘因之一,想要治療好熱感冒應該首先多喝水,上火了就應該下火,對癥下藥,我們才能好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