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腎臟病怎么做
腎我們身體內的一個重要器官,一旦它發生問題,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損傷性的后果,如果腎臟病一旦發生在我們身上,不能一味的抱怨,更應該學會去尋找一些比較有用的方法來解決它。中醫治療腎臟病是現在經常提倡的一種方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關于中醫治療腎臟病的具體方法?以及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哪方面的問題。
一、中醫對急性腎炎的認識
急性腎炎起病急驟,以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屬中醫“風水”、“溺血”范圍,其病因是感受風、濕、毒等外邪,傷及內臟,以致肺失肅降,脾不轉輸,腎難開合,以致三焦水道不通,汗、尿排泄障礙而發病,治宜發汗利水,疏通三焦水道氣機。
中醫對本病的治療效果頗佳,尤其是疾病恢復期長期不消的鏡下血尿,用益氣養陰、涼血止血法治療,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醫對慢性腎炎的認識
慢性腎炎是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臨床上以不同程度的浮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損害,蛋白尿和血尿等為主要表現。有浮腫的屬中醫“水腫”的范圍;有腎功能衰竭者則可歸屬“虛勞”的范圍。
本病由外邪入侵,日久損傷脾腎,脾腎兩虛,脾不轉輸,腎失開合所致,或脾腎本虛,復感外邪而成,總以脾腎兩虛為本,邪實(水濕、風邪、血瘀)為標。中醫對本病有許多治療方法,如利水消腫、健脾固腎、活血化瘀、祛風勝濕、清熱解毒等,常有較好療效,對于難治性病例,通過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提高療效。
三、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認識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疾病,由于進行性腎功能損害,引起體內廢物潴留,水及電解質代謝紊亂,酸堿平衡失調等的臨床癥群,屬中醫“虛勞”、“關格”、“溺毒”等證范圍。
中醫認為本病是因脾腎兩虛,日久由虛入損,以致脾的升清降濁失調,腎的藏精泄濁障礙,濕濁羈留,最后形成脾腎衰敗、濕濁壅塞三焦之證,也即進入尿毒癥階段,治療上主要采用泄濁法。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有一定治療效果,可以改善癥狀,減少代謝廢物之潴留,改善腎功能,延緩腎功能衰竭的進程,但對于終末期尿毒癥,應配合透析療法。
以上介紹了中醫治療腎臟病,所以說任何疾病都是有治療方法的,只要你選擇去治療而不是一味的去逃避。另外腎臟病患者在生活中要學會療養自己,不要因為貪嘴再吃一些辛辣生冷的食物,作為男性患者更應該少抽煙少喝酒,情況合理的情況下可以不抽煙不喝酒,這樣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好處,也能使自己的情況好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