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功能紊亂的三大病因
2017-06-18 23:58:5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心臟功能紊亂是指身體內臟、血管及腺體是遭到長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緊張,從而出現許多癥狀的疾病。而且這一系列的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
心臟功能紊亂是指身體內臟、血管及腺體是遭到長期的心理壓力和精神緊張,從而出現許多癥狀的疾病。而且這一系列的疾病嚴重危害人們的身體。影響著人原本健康的神經系統。為了更好的維護我們自身的健康,我們需要對這種疾病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接下來我們就從幾個方面了解一下心臟性功能紊亂的病因。
1.素質因素
素質里包含有心理素質和軀體素質兩個方面。所謂心理素質就是指人的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穩定性。臨床上表現為不同人對不同事物的反應強度、速度、覺醒度和情緒指數。軀體素質是指個體反應潛力和決定個體精神活動方式的生物學基礎。
2.性別因素
女性由于性腺的內分泌和某些生理過程等特點會引起情緒不穩、沖動、焦慮等臨床表現。男性多受酒精和煙草的影響,體內血睪丸酮水平的降低會誘發男性的抑郁癥的發生。
3.社會因素
各種引起神經系統功能過度緊張的社會心理因素,都會成為該病的促發因素。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工業化,人口城市化,居住稠密,交通擁擠,競爭激烈,失業、下崗,個人收入的懸殊,社會存在著某些不良現象等都會使人們的精神緊張。長期的精神心理創傷,如家庭糾紛、婚姻不幸、失戀、鄰里關系緊張,工作壓力大,同事及上下級關系的不協調,也會使人們的精神過于緊張、心理負荷過重而出現神經衰弱、心臟功能紊亂。
另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預防心臟功能紊亂,例如積極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因為此病高發于腦力勞動者中,發病率低的人都有一個特征,就是經常參加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因為在生活中積極鍛煉身體也可有效預防心臟功能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