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方法?
痛風是很常見的一種骨科的疾病,根據病情的嚴重情況,會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特別是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發病比較頻繁,而且發病時患者比較痛苦,會引起骨頭劇烈的疼痛,那么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應該如何治療呢?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治療方法。
1.秋水仙堿:對本病特效,開始每小時0.5mg或每2小時1mg,至癥狀緩解或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腸胃道副反應時停用,一般約需4~8mg,癥狀可在6~12小時內減輕,24~48小時內控制,以后可給0.5mg每日二、三次維持數天后停藥。
腸胃道反應過于劇烈者可將此藥1~2mg溶于200ml生理鹽水中于5~10分鐘內緩慢靜脈注入,但應注意勿使藥物外漏,視病情需要6~8小時后可再注射,有腎功能減退者24小時內不宜超過3mg。
2.保泰松或羥基保泰松:有明顯抗炎作用,且能促進尿酸排出,對發病數日者仍有效,初劑量為0.2~0.4g,以后每4~6小時0.1g,癥狀好轉后減為0.1g每日3次,連服數日停藥。
3.消炎痛:初劑量25~50mg,每8小時一次,癥狀減輕后25mg每日2~3次連服二、三日,療效與保泰松相仿,副作用有胃腸道刺激、水鈉潴留、頭暈、頭痛、皮疹等,有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禁用。
4.布洛芬(異丁苯丙酸):為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0.2~0.4g每日2~3次,可使急性癥狀在二、三天內迅速控制,本藥副作用較小,對血象及腎功能無明顯影響,偶有腸胃道反應及轉氨酶升高。
5.炎痛喜康:藥效時間長,每日20mg一次頓服,偶有腸胃道反應,長期用藥應注意血象及肝腎功能。
文章中介紹了一些治療痛風的方法,特別是針對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的患者,主要介紹了一些外用和內服的藥物,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消炎和止痛。在治療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飲食的調理,首先要飲食清淡,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同時還要注意避免身體勞累,盡量多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