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日光浴幫助我們健康長壽 曬日光浴的禁忌
越來越多的朋友習慣在室內的工作,在室外的時間變得非常的短,實際上這對健康是沒有任何好處的,日光浴不經可以減少我們體內的有害細菌,還可以幫助我們健康長壽,除了這些之外其實日光浴還是有著很多的好處的,日光浴好處多,但要做好防曬。下面跟隨360常識網了解一下吧!
日光浴原理
日光按其波長不同,有3種射線可用來鍛煉身體:波長在760毫微米以上的紅外線、波長400~760毫微米的可見光線、波長 180~400毫微米的紫外線。上述3種射線,對*的作用各有不同。
日光有肉眼看不見的、具溫熱作用的紅外線,有起化學作用的紫外線及可見光線。紫外線能將皮膚中的7-脫氫固醇變成維生素D,可改善鈣、磷代謝,防治佝僂病和骨軟化癥,促進各種結核灶鈣化、骨折復位后的愈合及防止牙齒松動等。
紅外線能透過表皮達到深部組織,使照射部位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血流加快,血液循環改善;如果長時間較強烈地照射,可使全身的溫度升高。
日光中的可見光線,主要通過視覺和皮膚對人有振奮情緒的作用,能使人心情舒暢。
紫外線是日光中對*作用最強的光譜,能夠加強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物質代謝過程;可使皮膚中的麥角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調節鈣磷代謝,促使骨骼正常發育。但是大量的紫外線照射,可使皮膚產生紅斑,皮膚細胞蛋白質分解變性,釋放出類組織胺進入血液,刺激造血系統,使紅、白細胞、血小板增加,使吞噬細胞更加活躍。反復施行日光照射,由于紫外線使皮膚里的黑色素原轉變成黑色素,照曬的皮膚便呈現一種均勻健康的黑黝色。黑色素又能把更多的日光輻射吸收,轉變成熱能,刺激汗腺分泌。日光又是一種天然的消毒劑,各種微生物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很快失去活力。
日光浴方法
一般用直接照射法,可取臥位或坐位,必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擴大照射部位和延長時間,使*逐漸適應日光的刺激。一般,先照射下肢和背部,然后照上肢和胸腹部;要保護頭部和眼睛免受照射,可用白毛巾、草帽遮頭并戴墨鏡。照射時間應根據海拔高度、季節和照射后個體反應來掌握。例如,高原比平地日光強,含紫外線多,夏季中午的日光最強,照射時間應短;
一般采取全身日光浴,也可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采取背光浴、面光浴、部分肢體浴等。全身日光浴等。全身日光浴要求赤身裸體,并不斷地翻轉身體,使各部分能充分地接受日光的照射。初行日光浴時,每次照射10分鐘即可,以后可逐漸增加到30分鐘。局部日光浴者可用雨傘或布單遮擋,每次日光浴后可用35攝氏度的溫度淋浴,然后靜臥休息。一般連續20天左右。
冬天日光中紫外線量約為夏季的1/6,照射時間可適當延長。日光浴一般從 5分鐘開始,以后可每次增加 5分鐘,若全身反應良好,可延長到1~2小時。
日光浴的地點要清潔,平坦,干燥,在綠化地區則更好;不宜在瀝青地面或靠近石墻處進行,以免瀝青蒸氣中毒和輻射熱太高。
曬日光浴的禁忌
有嚴重的心臟病、肺結核、發燒及出血性素質等疾病時,禁用日光浴;
照射中如有惡心、眩暈、煩熱等反應,應立即中止,到陰涼處休息;以后再照射時應適當減量;
當日光浴后出現疲勞、失眠、食欲不振,可能為日光的蓄積作用,應休息幾天,待癥狀消失后再繼續照射;
不能在氣溫太低的時候進行日光浴。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日光浴,一般以上午8~10時、下午2~4時進行較好,因此時紫外線較充足,且氣溫也較適宜。
照射的時間要根據體質的好壞而定,虛弱者時間宜短些,強壯者、慢性病患者照射時間宜長些。
頭部要注意遮擋,以免引起頭暈、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