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時如何保養頸椎
一天24小時如何保養頸椎
7:00——喝碗驅寒湯
頸部受涼是導致疼痛的重要因素。因此,天氣寒冷時外出,最好戴上圍巾或穿高領的衣服。每天早上,可以喝一碗驅寒湯,預防著涼:將紅糖2湯匙、生姜7片與適量清水同煮10分鐘,分2次喝完。
10:00——轉脖子
久坐不動會使頸部負擔過重,工作間隙不妨活動一下脖子,分別做低頭、抬頭、左轉頭、右轉頭、前伸頭、后縮頭,然后再分別沿順時針和逆時針轉動脖子,堅持5分鐘,可有效緩解酸痛。
14:00——搓搓后脖子
伏案工作幾個小時后,頸椎已經達到疲勞的頂峰,此時不妨適當按摩一下。十指交叉,放在頸部后方,輕柔地摩擦直至發熱。
18:00——打羽毛球
下班后不要呆在家里,可以放風箏、游泳、打羽毛球、練瑜伽來放松頸部。要提醒的是,頸椎不舒服的人不適宜打乒乓球,運動也不要過于劇烈。
21:00——大鵬展翅
看電視是鍛煉和保養頸椎的大好時機。可以模仿“大鵬展翅”的動作來增加頸椎肌肉韌性:站立,輕輕彎腰至90度,將手臂向兩側展開,仿佛在展翅飛翔,但不要抬頭,堅持5分鐘。
23:00——拍拍枕頭
枕頭過高或過低都會連累頸椎,建議選擇中央略凹進去,高為12厘米左右的枕頭,側臥時枕頭應該與肩同高。睡前不妨拍一拍枕頭,使其恢復蓬松,睡覺時頸部不能懸空。
頸椎病的原因
第一,長期吹冷風
長期吹冷風,頸椎病的產生和頸椎受涼有著很大的關系。尤其是炎熱的夏季,白領們都坐在辦公室里,空調溫度一般都會開得很低,這樣依賴頸背處的肌肉便很容易受涼,從而很容易誘發頸椎疾病了。
第二,長時間的低頭伏案工作
長時間處于低頭工作狀態,這樣會導致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一種特定的體位狀態之下,因此不僅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大,并且還會導致頸部的肌肉在長時間的處在不協調受力的情況之下,使得頸后部的肌肉和韌帶都很容易受到牽拉和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側屈過度,就會增大一步的導致頸椎的損傷,從而很容易發生頸椎玻
第三,喜歡枕高枕頭的人
喜歡枕高枕頭的人,枕頭過高或過低對我們的頸部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因為頭頸都是具有正常的生理弧度的。這種正常的生理曲線不僅能夠保證頸椎外在肌群的結構和受力平衡,還對保持椎管內的生理解剖狀態也具有很重要的意義。無論是過高還是過低都會使頸椎偏向正常的生理曲度,從而導致頸椎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