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急性中耳炎的癥狀有哪些
中耳炎典型的癥狀
1、耳道流膿:耳道流膿是指當外耳道或中耳出現炎癥時,患者都可以出現耳道流膿的現象。中醫把以耳膜穿孔、耳內流膿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統稱膿耳。
2、耳鳴: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常常是耳聾的先兆,因聽覺機能紊亂而引起,由耳部病變引起的常與耳聾或眩暈同時發生。
3、耳后疼痛:耳后乳突部是面神經走行的一個部位,面神經走行在一個非常狹窄的面神經孔里面,當面神經受到病毒侵襲出現水腫,受壓迫后就會出現疼痛。
更多可能的癥狀有耳痛、發熱伴寒戰、發燒等。如果出現了以上癥狀,那么就需要引起你的注意了,得了中耳炎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保護您的聽力。
患急性中耳炎的癥狀有哪些
急性中耳炎:多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傳染病時,尤其在體弱、免疫力低下、貧血、糖尿病等患兒。致病菌為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癥狀表現分為局部癥狀和全身癥狀。
(1)局部癥狀:主要表現為耳部疼痛和流膿。耳部疼痛即在發病時,中耳腔內發生細菌性感染時膿液不斷增多,并直接壓迫對疼痛敏感的鼓膜,會引起耳內陣陣疼痛,從而引起耳深處極度疼痛,也可有乳突部壓痛或患側頭痛,多發生在夜間,兒童因為疼痛醒來,用手抓耳或者不停地搖頭,煩躁不安,不愿意入睡,啼哭不吃東西。當咽鼓管的鼓膜出現穿孔,增多的膿液就會從耳道排出,開始可為血性,后為黏膿性。
(2)全身癥狀:因為兒童的咽鼓管比大人小而寬直,發病癥狀較大人重,可出現40℃以上的高熱癥狀,表現為高熱驚厥、嘔吐、腹瀉,嚴重時有腦膜刺激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往往發生顱外并發癥如迷路炎、面神經麻痹等并發癥,嚴重的并發癥有顱內并發癥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卡他性中耳炎的癥狀
卡他性中耳炎:又稱滲出性中耳炎或者非化膿性中耳炎,常發生在嬰幼兒身上,這是由于嬰幼兒本身的咽鼓管粘膜比大人脆弱,顯得孝寬且直,如果患上感冒等,因為擤鼻等動作導致嬰幼兒咽鼓管承受較長時間的充血、水腫,咽鼓管粘膜會變得增厚或粘連,引起咽鼓管的功能不良。鼓室內由于長期負壓,使鼓膜內陷,活動的范圍變小,因此兒童會出現耳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的癥狀。當患有感冒的兒童擤鼻用力過大時,會感受到有輕度耳痛。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癥狀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當患兒在急性期沒有徹底治愈,中耳局部受到破壞較重,或發生病理特殊病變,發生在中耳粘膜、骨膜或深達骨質,感染反復發作,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較多,就會出現持續流膿、耳聾等癥狀,誘發成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分為單純型、壞死型和膽脂瘤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三種,具體癥狀為:
(1)耳聾:輕重不一,因多是單耳發病,易被忽視。此種耳聾,多與病性的進展成正比,即病變較重,耳聾也加重。一般為傳導性聾,即聲音經骨傳導不受影響,而空氣傳導途徑中的傳音結構改變或功能障礙,導致進入內耳的聲能減弱,所造成的聽力減退為傳導性聽力損失。
(2)耳流膿:是本病的主要常見癥狀??蔀檎骋?、粘膿或純膿性。非危險型流膿較稀薄,無臭味。危險型流膿雖不多,但較稠,多為純膿性,并伴有異臭味。
(3)其他癥狀:如有眩暈、嘔吐、面癱、劇烈頭痛、寒戰、高熱等癥狀出現,證明已有并發癥發生,應立即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