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比較普遍的祛濕方法。在臨床上也用,很多病人在家里也用。有的病人在家里做拔罐之后,又到門診來,是因為局部的大水泡不知道怎么處理。出水泡最常見的可能是留罐的時間比較久,就會出現水泡。那么,拔罐為什么會出水泡?拔罐出水泡怎么辦?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
1、拔罐為什么會出水泡
2、拔罐出水泡怎么辦
3、怎么預防拔罐出水泡

拔罐為什么會出水泡
1、拔罐較重
拔罐過重,超出了承受能力。
2、拔罐部位不同
同一個人拔罐,有的部位沒問題,有的部位起泡。總的規律是背部、兩脅、臀部容易起泡。
3、罐子溫度較高
罐子溫度較高,這一點只有很小的可能性。有時做閃罐,如果造成罐體溫度過高,這時留罐的話,會增加起泡的可能。
4、體內濕度較重
患者體內風寒濕濕毒較盛,以濕氣最為突出。起泡也是一種邪氣外出的表現。有時會在罐壁上出現小水滴,也是濕邪的表現。
5、留罐的時間比較長
留罐的時間長短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因此,時間也不一樣。有人留罐20--30分鐘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5-10分鐘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對患者情況了解了,就可以適當放寬時間。

拔罐出水泡怎么辦
拔罐如果留罐時間過長的話,往往會引起一些出水泡的癥狀,如果水泡比較小的話,那么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可以用碘伏擦洗消毒,然后蓋上紗布,以免磨破感染即可。如果是水泡比較大的話,需要用消過毒的針具把水泡刺破,把水放出,同時要蓋上紗布,以免感染。在這個期間飲食上要注意清淡一點,多喝點熱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喝酒,油膩的食物也要少吃。海鮮類的食物以及蔥姜蒜等發物要盡量的不吃。多休息,避免受風著涼。

怎么預防拔罐出水泡
1、留罐時間盡量不要太長,一般在10-15分鐘,最短在5分鐘。
2、用水罐法或藥罐法的時候,必須將罐子里的熱水或熱藥液甩干凈,以免燙傷皮膚。
3、用閃罐法的時候,酒精棉中的酒精量不宜過多,以免滴在皮膚或罐口處,造成燙傷起泡。
4、走罐的速度應當均勻,不要忽快忽慢,更不要在骨突出,皮膚褶皺,體表細嫩,小關節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使罐具漏氣。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