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預后差、死亡率高,中醫藥治療被眾多患者寄予厚望。如何通過中醫藥調理切實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周期,實現抑癌保命的目標?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原江蘇省腫瘤研究所所長、南京太乙堂腫瘤名醫張九方教授在肺癌治療上有獨到見解和豐富經驗,指出:除了中西醫結合以外,重視“兩個辨治”是肺癌治療取效的關鍵。

張九方1964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從事癌癥中西醫結合治療50余年。先后參與國家“八五”、“九五”、“十五”腫瘤抗復發轉移專項疾病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在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上取得了豐富而重要的成果,形成了獨特的、講究實效的、有創見的學術風格和臨床體系,在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肝癌、胃癌、腸癌、胰腺癌、骨癌、腦瘤等惡性腫瘤方面,尤其針對腫瘤康復治療有獨到見解和精深造詣。認為:“肺癌”之病名依其癥狀體征,可歸屬于中醫學“肺積”“息卉”范疇,因《難經》云:肺之積,名曰息卉,在右肋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認為正虛邪實、毒瘀互結是一切腫瘤病機之核心,其中正虛主要是指先天稟賦不足,藏腑虛弱以及后天失調,勞累過度,情志內傷,氣血不足,如此則日久生積,如《醫宗必讀∙積聚》所云:“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后邪氣踞之。”邪實主要是指邪毒、痰濕、瘀血,其中邪毒包括吸煙、大氣污染,以及病毒、真菌毒素、放射性物質等等。

張九方教授指出:肺癌在病理演變過程中,痰瘀互結壅滯肺部,導致病情進一步擴散加重。痰隨氣動,痰毒流竄皮下則皮下痰核,流竄于骨則骨痛,流竄于腦則頭痛目瞑,流竄于心、腎、則心肝腎俱病。我國是肺癌大國,而且大部分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經到了中晚期了,單純的手術和放化療往往效果不佳,故在臨床上首先應遵循中西醫結合的原則,即在手術前后及放化療間隙里,采用中醫藥予以輔助治療。中醫藥配合治療應以扶助正氣為主,祛邪消積為輔。手術前宜以健脾和胃、氣血雙補為主,以提高患者手術耐受力;手術后則以益氣、活血、解毒為主,以促進術后康復并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復發轉移機率。
張九方教授強調說,化療、放療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癥積極有效的方法,但化放療,尤其化療是把雙刃劍,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損傷正氣、摧殘免疫,其產生的毒副作用往往使體虛患者不得不中斷化療,部分患者甚至因此正氣虛敗,病重難返。所以化療期間,宜補氣養血、健脾和胃、滋補肝腎,以減少化療毒性,提高化療完成率和化療療效。放療期間則宜養陰生津、活血解毒、涼補氣血,以減少放療毒性,提高放療完成率及放療療效。至于腫瘤緩解期或穩定期,則當以益氣、解毒、活血為主,同時結合辨證論治,以提高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發展。

在中醫輔助治療肺癌過程中,必須把握一個重要法則,這個法就是上面提到的兩個辨證,即“分型辨治”與“癥狀辨治”的結合。
肺癌的分型包括氣陰兩虛型、氣虛痰濕型、痰毒瘀滯型、化療胃熱型、放療陰虛型等。分型辨治時應注意氣陰兩虛型肺癌患者絕大多數屬于中、晚期,體質虛弱,氣陰兩虧,故在臨證治療時益氣不宜過于辛熱,以防補氣有余而生內熱;對于氣虛痰濕型患者,不可一味用芳香開泄(開泄法是以苦、辛、溫之法泄化濕濁的治療方法,因常使用有香氣的藥材,故冠以芳香之名)、或滲濕、或燥濕之法,以免進一步損傷肺氣而犯虛虛之弊;治療以胸痛、背痛為主證的痰毒瘀滯型患者時,應通過活血以通血瘀、理氣以行氣滯、祛痰以化痰阻、解毒以祛毒結,同時佐以清熱和通絡止痛,借通氣血脈絡來實現止痛之目的。
而所謂癥狀辨治,就是針對患者表現的各種不同并發癥或是急癥,如咳嗽、咯血、痰多難咯、胸背痛、發熱、黃膿痰等,加入相應的方藥,以達到祛除癥狀、使治療順利進行之目的。“分型辨治屬于治本,癥狀辨治則是治標,標本兼治才能取得確鑿效果。”張九方教授說。
【名醫檔案】

張九方教授: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醫腫瘤特需專家,原江蘇省腫瘤醫院副院長,江蘇省腫瘤研究所所長,國際癌病康復協會秘書長。1964年畢業于南京醫科大學,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癌癥50余年,在腫瘤臨床治療和研究上,取得了豐富而重要的成果。先后參與國家“八五”、“九五”、“十五”腫瘤抗復發轉移專項疾病研究等多項科研課題,主持11項省市級課題研究,以第一作者在醫學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60余篇,出版發行《癌癥患者就醫康復指南》、《慢性病康復指南》等著作4部,多次受邀赴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講學交流。

(張九方教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證書)

(張九方教授被江蘇省腫瘤醫院授予“特殊貢獻獎”)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肺癌、肝癌、胃癌、腸癌、胰腺癌、骨癌、腦瘤等,尤其針對腫瘤康復治療有精深造詣。
坐診時間:每周周日上午。
延伸閱讀: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醫院簡介
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醫院是一家歷經時代變遷而依舊留存中醫精華、致力于中醫腫瘤治療的品牌醫保定點醫院。醫院坐落于紫金山下,地處繁華市區瑞金路27號,地理位置優越。

醫院匯聚了一批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省中醫院、省人民醫院、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南京市中醫院等單位的國內、省內外知名中醫藥專家、博導、教授,以及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在中醫腫瘤治療上注重傳承,崇尚創新,廣納百家,獨樹一幟,形成了獨特的、講究實效的、有創見的學術風格和臨床體系。

醫院耗時數年,在挖掘、整理、總結歷代古方名方并結合臨床實踐的基礎上,經過反復調整藥方配伍,成功創制新一代“扶正祛邪•抗癌消瘤療法”,克服了傳統療法治療后腫瘤容易轉移復發的不足,較好地解決了腫瘤治療轉移和復發的難題,被視作中醫腫瘤治療的一次可喜突破。

醫院堅持古法人工炮制藥材,在中藥炮制上做到有專家、專人把關,藥材地道、程序嚴格、貨真價實、一人一方個性化制作丸、散、膏、丹等。對于易揮發、易氧化中藥,堅持現場加工。確保藥材發揮藥性和藥效,使治療獲得預期效果。
由于在中醫腫瘤治療上受到患者認可和業界肯定,南京太乙堂中醫腫瘤醫院分別被授予“中國抗癌協會康復會中醫臨床基地”“江蘇省人民醫院老科協專家會診中心”“2018知名養生基地”等榮譽稱號。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