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子宮保健要做好 防產后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就是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甚至脫出陰道口外。目前子宮脫垂已很少發現,但仍然應該加強預防,進一步減少該病的發生。
造成產婦產后子宮脫垂的原因有急產,即從規律宮縮至胎兒娩出不到3小時。由于盆底組織和陰道肌肉還沒有來的及經過逐漸的擴張,就被突然的、強大的胎頭壓迫并撕裂,又沒有及時修補,分娩后盆底支持組織未能恢復正常。
造成產婦產后子宮脫垂的原因還有滯產,由于胎頭對陰道及盆底組織的壓迫時間過久,使組織缺血受損,失去了盆底組織的支持,就會造成子宮脫垂。
此外造成產婦產后子宮脫垂的原因尚有產后便秘,產后咳嗽,持續下蹲動作,產后下床勞動過早、過重,使腹壓增加,引起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根據程度不同,有輕、中、重度之分,或者分為Ⅰ、Ⅱ、Ⅲ度。
輕度(Ⅰ度),大多數病人沒有什么不適感覺,有的可在長期站立或重體力勞動后感到腰酸、下墜。
中度(Ⅱ度),子宮頸及部分子宮體脫出陰道口。
重度(Ⅲ度),病人會感到下腹、陰道、會陰部有下墜感,伴腰酸背痛,自覺有塊物從陰道脫出,行走或勞動后更加明顯,臥床休息后可以恢復。也有的需要用手幫助回納復位,起來后又會掉出來。
如果子宮脫垂伴膀胱膨出,會出現尿頻、排尿困難、尿失禁等癥狀;子宮脫垂伴直腸膨出,會發生排便困難;如果脫出部分充血、水腫、肥大、流黃水,則不容易回納,影響行動,非常痛苦,應及早去醫院就診。
子宮脫垂與孕期、分娩、產后調養有密切關系,因此要做好孕期保健,分娩時與醫生配合好,使產程順利進展,產后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產后要充分休息,避免過早參加體力勞動,如肩背、挑擔、手提重物、上舉勞作、長期下蹲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絕對禁止用力排便。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咳嗽,如有慢性咳嗽要積極治療。做好產后保健操,加強盆底組織的支持力量。
已發生子宮脫垂應絕對臥床休息,多食補氣升陽益血的藥膳,如人參粥、參芪粥、人參山藥烏雞粥、人參肘子湯、黃芪羊肉湯等。口服補氣提升的藥物、如補中益氣丸,或針灸百會、關元、中極、三陰交等穴位。使用子宮托,嚴重者要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