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花活血化瘀功效和食療方法
我們都知道紅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但人們往往分不清紅花、草紅花、西紅花、藏紅花,其實在中藥里,有兩種名為紅花的藥材,分別為紅花和西紅花,兩個藥用功效相近,但不屬于同科植物。下面介紹了兩種紅花的功效和食療方法。
紅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紅花的干燥花,別名草紅花、紅藍花、刺紅花。性辛、溫,歸心、肝經。紅花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產于河南、新疆等地。入藥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
西紅花是鳶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紅花的柱頭,別名藏紅花、番紅花。原產于歐洲及中亞地區,以往多由印度、伊朗經西藏傳入內地,故名為藏紅花,現在我國浙江、北京、江蘇等地也有少量可栽培。性味甘微寒,歸心、肝經。有與紅花相似的活血化瘀通經功效,且力量較強,又兼涼血解毒之功,尤宜于溫熱病熱入血分發斑,熱郁血瘀,斑色不紅活者。西紅花臨床應用主要有兩點:其一,用于血瘀諸證:西紅花有活血祛瘀功效,常用于血瘀所致的痛經,經閉,月經不凋,產后惡露不凈,腰腹疼痛,腹中包塊疼痛,跌撲損傷腫痛,可單味煎服,也可與其他活血藥配用以增強藥力,如治痛經,經閉,配益母草、丹參等同用。治產后惡露不盡,配當歸、赤芍等同用;本品活血之中又有散郁開結功能,可用于各種痞結之證。由憂思郁結所致胸膈滿悶,驚恐恍惚,單用本品沖湯服有效,或配郁金同用。其二,用于溫病熱入營血,發斑,發疹:西紅花能涼血解毒,可單用,或配清熱解毒之品,如大青葉、板藍根等同用。治麻疹熱盛血郁,疹透不快或疹出過密,疹色晦暗不鮮者,常與紫草、赤芍配伍同用。無論草紅花還是西紅花,孕婦均忌用。
功效相似的兩種紅花,價格為何存在不同呢?謎底就在西紅花的藥用部位上!西紅花屬鳶尾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沒有地上莖,其根似球狀,藥用部位是其花柱的上部及柱頭。因其產量很低,顯得緊缺珍貴,約2000多朵花只能產1克藥材。一畝地產量只有1.5-2kg左右。
紅花不僅可以藥用,同時它還是一種染料。草紅花可直接在纖維上染色,故在紅色染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艷麗效果。根據現代科學分析,紅花中含有黃色素和紅色素,其中黃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無染料價值;而紅色素易溶解于堿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產生沉淀,形成鮮紅的色淀。珍貴的西紅花的花蕊做成的香料十分名貴,被稱作“紅色的金子”。伊朗人自古就有把西紅花入藥和做染料的傳統,到了現代,西紅花又被廣泛地用作食品調料,接下來介紹下紅花的食療方法。
3種紅花的食療方法介紹
1、紅花燉牛肉:牛肉500克,土豆500克,胡蘿卜30克,紅花10克,調料適量。將牛肉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水適量與紅花同煮,待牛肉將熟時,再加入土豆塊和胡蘿卜塊、醬油、花椒、鹽、姜、蔥等,蓋鍋再煮,至牛肉煮爛時,即可食用。功用活血,消除疲勞,強壯身體。適用于疲勞過度,產后血瘀血虛,以及跌打損傷等癥。
2、紅花山楂酒:紅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250克。將紅花、山楂共入白酒中,浸泡1周后即可飲用。每次飲15~30克,每日2次。功用活血行瘀。適用于血瘀型月經過少等癥。
3、紅花酒:紅花200克,低度酒1000毫升,紅糖適量。紅花洗凈,晾干表面水分,與紅糖同裝入潔凈的紗布袋內,封好袋口,放入酒壇中,加蓋密封,浸泡7日即可飲用。用法:每日1~2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具有養血養膚,活血通經功能。適用于婦女血虛、血瘀、痛經等癥。
由于藏紅花藥源緊缺,價格昂貴,一些不法商販常常以假亂真,牟取暴利。為了防止上當受騙,這里給您介紹五種方法辨別藏紅花的真偽。
1、取本品1小片于玻璃片上,加硫酸1滴,則于四邊出現深藍色,漸變為紫色,后變棕紅色。2、取樣品少許,浸入水中,真品金黃色,水面不應有油狀漂浮。若現紅色,且水面有油浮即為偽品。3、取樣品少許,浸入水中,用棒攪動,真品不易碎斷,若碎斷即為偽品。4、取樣品少許,加碘酒一滴,其品不變色。若變藍色、藍黑色或紫色,則為偽品。5、取樣品少許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黃色直線下行,再逐漸擴散,用放大鏡觀察,真品一端膨大成喇叭狀,一側有裂縫,頂端邊緣有細齒者為佳,否則是其偽品。摻偽的品種有番紅花的雄蕊、黃花菜染色、玉蜀黍的花柱、柱頭,紅花、蓮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