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張桌子拼接的工作臺上,一把剪刀,一盞臺燈,一大摞福彩即開票“廢票”,這是重慶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黃繼琳家中的一角。

(黃繼琳和她的工作臺)
初見黃繼琳,就被她那幅工作臺上那幅《百年輝煌路 永遠跟黨走》所吸引。這是她為2021年福彩即開票手工藝品大賽制作的參賽作品,全部取材于即開票廢票。
參加此次福彩即開票手工藝品大賽,黃繼琳表示:“我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名老黨員和文藝志愿者,能用自己的作品為建黨百年獻禮,我特別高興。參加福彩這次大賽,也是一個有益的嘗試和碰撞,能讓更多的人了解福彩,讓更多的人了解民間藝術,這是一個雙贏!

(黃繼琳工作臺中彩票的圖片)
從下崗女工到剪紙大家
黃繼琳從小就接觸剪紙藝術,當初不過是一個愛好:“70年代,娛樂生活還比較匱乏。我從父親收集的美術資料中發現了剪紙這門藝術,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從此就臨摹鉆研,一發不可收拾!
沒有剪紙專業課程的培訓,也沒有名師大家的傳授,手頭就一把小剪刀、一把美工刀、一張紙、幾本書。黃繼琳憑借著對剪紙的熱情,不斷刻苦練習,看到一張張紅紙在自己手里變成一個個漂亮的圖案,滿心歡喜。

(黃繼琳剪紙作品)
黃繼琳真正全身心投身剪紙藝術是在她43歲下崗后。黃繼琳透露:“當時工作的紡織廠生意不景氣,我提前退休下了崗。萌發了把剪紙當營生的念頭。當時就到一些大學附近售賣自己的剪紙作品,沒想到得到了大家的喜愛,這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心!
2000年后,黃繼琳逐漸形成自己的剪紙風格,創作的剪紙《春之彩》獲“第四屆中國黑龍江剪紙藝術節”金獎,《三峽系列》《百蝶圖》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作品《父親母親》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工匠杯”設計大賽銅獎。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黃繼琳開始盡自己所能積極回饋社會。2004年,黃繼琳免費擔任了社區“剪紙培訓班”的首席講師,為街道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培訓,幫扶他們走上再就業之路。2018年,除了剪紙還擅長葉雕的黃繼琳受重慶市文聯的邀請去巫山縣,指導當地村民們進行葉雕創作,共同設計出了專屬巫山紅葉的葉雕模板。

(黃繼琳葉雕作品)
對此,黃繼琳表示:“我想做的不僅是幫助他們,也希望剪紙和葉雕等傳統藝術可以代代傳承下去,文化傳承不僅僅是傳承技藝,更重要的是讓藝術真正地為人民造福,這才是藝術傳承最有魅力的時刻。”
參加手工藝品大賽為黨獻禮
通過傳授剪紙、葉雕等民間藝術,幫助下崗職工再就業,扶助落后地區脫貧,黃繼琳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而這與中國福利彩票 “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的發行宗旨也不謀而合。

(黃繼琳用彩票做作品)
黃繼琳是首次參加福彩即開票手工藝品大賽。
談及這次參賽作品,黃繼琳打開了話匣子:“我這次的作品主要是為了突出建黨百年的主題。為了順應主題,我選取了大量底色為紅色的即開票,做為百年輝煌路的整體基礎鋪陳。然后對建黨百年以來的重要時間節點及大事件進行了突出呈現,比如建國前的南湖紅船、井岡山、遵義會議,建國后的香港回歸、北京奧運、一帶一路等等!

(黃繼琳參賽作品)
黃繼琳在作品細節元素的材料選取極為考究,比如作品里華表的材料。她仔細篩選了數百張的福彩即開票,最終選取了《金玉滿堂》這款彩票:“華表是漢白玉,太陽光的照射下會有金光閃閃的感覺,《金玉滿堂》正好符合我的設想”。

(黃繼琳作品局部)
作為一名有著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能用自己的作品為黨獻禮,黃繼琳感到特別自豪。而且,她還有一點小小的“私心”:“這次大賽,也是我進行手藝傳承的一次努力。我相信在福彩的這個平臺,匯聚了很多像我一樣微小的努力。不過即使再微小的努力,一年又一年,聚沙成塔形成的力量,會讓文化傳承不斷向前,最終讓藝術真正地為人民造福。感謝福彩給我一次這樣的機會。”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