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耐鹽堿的樹是什么樹?紅樹,喬木或灌木,高2-4米;樹皮黑褐色。葉橢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長7-12(-16)厘米,寬3-6厘米,頂端短尖或凸尖,基部闊楔形,中脈下面紅色,側(cè)脈干燥后在上面稍明顯;葉柄粗壯,淡紅色,長1.5-2.5厘米;托葉長5-7厘米。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最耐鹽堿的樹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世界上最耐鹽堿的樹
世界上最耐鹽堿的樹是紅樹。紅樹生長在東南亞、非洲等熱帶海岸的泥灘上。漲潮的時候,紅樹有一大截淹沒在水里,只能看到露在海平面上的茂盛的樹冠;落潮的時候,紅樹的根從淤泥里露出來。這種樹常常長成茂密的海上森林,因為它們能夠經(jīng)受長期的海水浸泡和鹽堿泥地的環(huán)境,而且具有防風固堤的作用。
紅樹的葉子是綠色的,之所以叫做紅樹,是因為它們的樹干長期浸泡在海水中,富含單寧酸,被砍伐后氧化變成紅色。
形態(tài)特征
總花梗著生已落葉的葉腋,比葉柄短,有花2朵;無花梗,有杯狀小苞片;花萼裂片長三角形,短尖,長10-12毫米;花瓣膜質(zhì),長6-8毫米,無毛;雄蕊約12,4枚瓣上著生,8枚萼上著生,短于花瓣;子房上部鈍圓錐形,長1.5-2.5毫米,為花盤包圍,花柱極不明顯,柱頭淺2裂。果實倒梨形,略粗糙,長2-2.6厘米,直徑1.2-1.5厘米;胚軸圓柱形,略彎曲,綠紫色,長20-40厘米。花果期幾全年。

紅樹的細胞內(nèi)含通氣組織,是一些中空的細胞(Aerenchyma),以減低空氣滲透的阻力;一般植物的細胞只含有2-7%的空氣,而紅樹則含有40%的氣。
白骨壤的根系如粗索,每隔一段距離長出一條筆直上伸展,突出地面30cm的“呼吸根(Pneumatophore)”以助空氣的滲入。
紅樹像一般鹽生植物(在鹽土或受鹽水影響的土地上生長的植物),能忍受較高的內(nèi)部鹽分濃度,不過大部分鹽生植物均借著積聚一種脯氨酸(氨基酸的一種)來“平衡”滲透力,而紅樹積聚的則是低分子量碳水化合物。例如:秋茄、桐花樹(蠟燭果),能防止鹽分進入樹根中的木質(zhì)部,及能以超濾作用防止鹽分運送到各組織中;并能利用水泵原理,把多余的鹽分從根部排出。這類「鹽分排斥者」可維持很低的含鹽量,只有“非鹽分排斥者”的百分之三十。例如:木欖、海漆,把鹽分儲存在液泡中,或形成結(jié)晶體固定在葉子內(nèi),當落葉時鹽分便一并脫離母株。有些紅樹品種混合以上多個方法處理體內(nèi)的鹽分。
由于紅樹亦屬于旱生植物,故必須保存水分,以減少吸收高鹽分的海水。為了適應這種特殊的生境,紅樹的形態(tài)有以下特征:部份種類的紅樹葉內(nèi)含有儲水組織;蠟質(zhì)的厚角質(zhì)層和表皮;長在葉底的內(nèi)陷氣孔;板塊根;一些葉子更布滿鈍圓的毛狀體,以降低水分的流失。

生長環(huán)境
紅樹一般生長在沿岸而泥土松軟淤積的潮間帶,這些地方的基層不穩(wěn)定、土壤缺氧以及含有相當高的鹽分。紅樹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有獨特的適應方法生長。
海水中的鹽分含量較高,植物不能直接吸收海水來供應自己生長。可是紅樹雖然長期浸泡在海水中,卻依然能夠茁壯成長。紅樹具有蠟質(zhì)化的葉子,可以反射海上強烈的光照,既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又能夠經(jīng)受海浪、狂風的沖擊;葉子的背面具有短而密的茸毛,可以阻止海水浸入氣孔;樹葉里面含有各種各樣的排鹽腺、泌鹽結(jié)構(gòu)和一種叫做單寧酸的物質(zhì),它能夠?qū)⒅参矬w內(nèi)過多的鹽份排出體外,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淡水。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