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鶴有多大?世界上最大的鶴是什么品種?鶴家族中最有名的是丹頂鶴,同時,它們也是鶴科中的大型成員。不過,有一種鶴體型比丹頂鶴還要大,那就是赤頸鶴,這種鶴體長1.4至1.52米,接近世界上最小的鶴的兩倍。下面就跟360常識網(wǎng)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最大的鶴等相關(guān)內(nèi)容。

世界上最大的鶴--赤頸鶴
赤頸鶴簡介
赤頸鶴(Sarus Crane)是大型涉禽,共分化為3個亞種。后趾小而高位,不能與前三趾對握,因此不能棲息在樹上;全身羽毛大致呈淺灰色,成鳥頸部裸露紅色的皮膚。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為黑色,白色而修長的內(nèi)側(cè)飛羽垂直的覆蓋著尾部。嘴灰綠而腳粉紅。棲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澤濕地及森林邊緣。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塊莖為食,也取食魚類和蛙類。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澤地帶成團的植物叢中,以水生植物莖、葉筑成。每窩產(chǎn)卵2枚,綠色或粉紅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點。雌鳥孵卵,雄鳥守衛(wèi),孵卵期30天,由雙親共同照料幼雛。分布于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云南盈江和西雙版納等地。
赤頸鶴形態(tài)特征

赤頸鶴體形比丹頂鶴略大,體長為1.4至1.52米,體重12千克左右。它們最明顯的特點是頭部、喉部和頸上部皮膚裸露,沒有羽毛覆蓋,上下兩端顏色為鮮紅色,中間有部分黑色,身體的其他部分體羽多為灰色。
赤頸鶴生活習(xí)性
赤頸鶴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和澳大利亞,在我國多見于云南省。它們通常棲息于開闊的平原草地、沼澤和湖邊淺灘,由于后腳趾無法與前三趾對握,所以不能棲息在樹上。赤頸鶴主要以魚蝦、蛙和蜥蜴等動物為食,也吃谷粒和水生植物。
赤頸鶴物種情況
赤頸鶴雖然目前數(shù)量較多,但仍然被列為了易危物種,因為它們的數(shù)量處于下降狀態(tài)。隨著適宜該種營巢的沼澤濕地陸續(xù)被開墾為農(nóng)田,它們面臨著棲息地喪失的威脅,再加上人為的亂捕濫獵,更加劇了赤頸鶴的生存危機。

世界上最大的鶴--蓑羽鶴
蓑羽鶴簡介
蓑羽鶴(學(xué)名:Anthropoides virgo)大型涉禽,體長68~92厘米,是鶴類中個體最小者。通體藍(lán)灰色,眼先、頭側(cè)、喉和前頸黑色,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極為醒目。前頸黑色羽延長,懸垂于胸部。腳黑色,飛翔時翅尖黑色。為高原、草原、沼澤、半荒漠及寒冷荒漠棲息鳥種,分布至海拔5000米。飛行時呈“V”字編隊,頸伸直。叫聲如號角似灰鶴,但較尖而少起伏。《宋書·五行志》載:“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十月,知潤州程文慶獻鶴,頸毛如垂纓。”是蓑羽鶴在歷史上的唯一記載。
蓑羽鶴形態(tài)特征
頭側(cè)、頦、喉和前頸黑色;眼后和耳羽白色,羽毛延長成束狀,垂于頭側(cè);頭頂珍珠灰色;喉和前頸羽毛也極度延長成蓑狀,懸垂于前胸。其余頭、頸和體羽藍(lán)灰色;大覆羽和初級飛羽灰黑色,內(nèi)側(cè)次級飛羽和三級飛羽延長,覆蓋于尾上,也為石板灰色,但羽端黑色。虹膜紅色或紫紅色,嘴黃綠色,腳和趾黑色。
蓑羽鶴生活習(xí)性

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多呈家族或小群活動,有時也見單只活動的。常活動在水邊淺水處或水域附近地勢較高的羊草草甸上。性膽小而機警,善奔走,常遠(yuǎn)遠(yuǎn)地避開人類,也不愿與其他鶴類合群。遷徙:春季于3月中旬到達(dá)吉林西部繁殖地,3月末4月初到達(dá)黑龍江和內(nèi)蒙呼倫貝爾盟。秋季于10月中下旬南遷,成家族群或小群遷飛。食性: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蝦、蛙、蝌蚪、水生昆蟲、植物嫩芽、葉、草子,以及農(nóng)作物玉米、小麥等食物為食,邊走邊食。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caoh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