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龜竟然有這樣的冷知識 關于烏龜的科學知識大科普
烏龜廣義上指龜鱉目的統稱,狹義上指龜科下的物種。烏龜(Chinemys reevesii)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 。拉丁學名:Mauremys reevesii (Gray, 1831)。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來看看。
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于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征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除海龜和鱷龜)。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中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于日本、韓國和朝鮮。
我們可憑龜殼區分海龜和陸龜,然而要揭開它們的長壽奧秘,僅觀其殼是遠遠不夠的。龜也被稱作龜鱉目或龜甲型大盾,憑其顏值即可實力圈粉。
龜類生活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個大陸上,能適應各種極端環境,也能吃下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食物。它們是比人類更為古老的一個物種。
1. 水龜與陸龜的區別
龜是一種偉大的生物,有著各種形狀和大小,生活在許多不同的環境中。但它們都是屬于龜鱉目的爬行動物,包括水龜、陸龜和海龜。龜吃什么取決于它生活的環境。陸生龜以甲蟲、水果和草為食,而海龜則以藻類、魷魚和水母等為食。
要分辨水龜和陸龜,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他們的腳趾,水龜趾間有全蹼或者半蹼,而陸龜的腳長的比較粗壯,趾間無蹼。其次,大多數陸龜都有高高的圓頂背甲,可以保護它們免受陸地食肉動物的撕咬,陸龜也大都行動遲緩。水龜的殼往往更扁平,形狀更符合空氣動力學,它們普遍動作敏捷。東非的餅干陸龜是一個例外,它的龜殼扁的像被踩了一腳,這是因為當受到威脅時,餅干龜會楔入在狹窄的巖石間,然后用空氣使自己膨脹,使捕獵者難以將其取出。最后,水龜普遍趨向肉食性,而陸龜普遍素食。
2. 龜也會發聲
龜可以通過吞咽或將空氣擠出肺部來發聲,有些種類的龜會發出獨特的聲音。紅腿陸龜是一種南美物種,它發出的一系列咯咯聲聽起來像雞叫。東南亞的雄性緬甸陸龜在尋找配偶時,會發出一種像電動機一樣的高音哀鳴。在中美洲發現的巨型麝香龜以在受到驚嚇或攻擊時像狗一樣嚎叫而聞名。最奇怪的聲音是雌性棱皮龜筑巢時發出的,一種不太淑女的聲音,類似于人類打嗝。
3. 最大的沙漠陸龜
有記錄顯示的最大的沙漠龜叫做“Maximus”,是一只圈養寵物龜,龜殼長38厘米,重10.4千克。沙漠龜不僅行動緩慢,它們的生長和繁殖也很緩慢。沙漠龜要18年才能長到20厘米,15-20年才能性成熟。這些特征使得該物種在受到人類活動威脅時種群數量很難恢復。
4. 最大的陸地龜和水龜品種
龜類動物用卡尺測量。卡尺的一端放在緊貼頭部上方的殼體(上殼體)邊緣,另一端置于尾部上方的殼體邊緣。這就是所謂的直線甲殼長度。
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和印度洋島嶼上的著名巨龜是現存陸地龜中最大的。一只來自佛羅里達保護區人工飼養的雄性加拉帕戈斯陸龜,很可能是已知的最大的陸龜。1988年,他的體重為356公斤,到1996年已接近驚人的400公斤。生活在塞舌爾群島上的亞達伯拉陸龜,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漫步龜,重約305公斤。與這些島嶼巨龜形成對比的是,最大的大陸龜——非洲盾臂龜——只有90公斤左右。
迄今為止,記錄在案的最大淡水龜是越南河內河基姆湖的長江巨軟殼龜。2011年,他因治療一些傷口被捕,并于當年晚些時候獲釋。總長度185厘米,龜殼長度125厘米,龜殼寬度99厘米,尾長35厘米,重量169公斤。
現存海龜中最大的是棱皮龜,身長1.83米(可能更長),體重約590公斤,是真正的巨龜。
5. 龜可以用屁股呼吸
龜只有一個后部排泄口,稱為泄殖腔。龜的糞便、尿液和卵都是從這個泄殖腔排出的,所以毫無疑問,這個泄殖腔非常有彈性,而且開口可以伸展得相當大。在少數水龜中,泄殖腔也有一對發育良好的帶血管的囊,稱為泄殖腔黏液囊。這些泄殖腔囊被與和泄殖腔相同的薄膜所包圍。當龜被淹沒在水中并允許氧氣進入血液時,這種膜上就會發生氣體交換。在大多數種類的龜中,這對呼吸的作用很小。然而,澳大利亞的一種龜卻把這一功能發揮到了極致。菲茨羅伊河龜可以將水從泄殖腔囊中吸入或排出,這樣它就可以通過這個途徑獲得多達三分之二的氧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