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孩子得上扁平足
如何預防孩子得上扁平足
扁平足使孩童在步行或站立時,足弓下陷,腿部容易疲倦及疼痛,長遠會導致其它后遺癥,同時帶有入字腳、后足外翻或X形腳。 人從出生到長大,足部經過不同階段的演變,而女童足部成熟最后的拐點一般是15歲,男童是18歲,處于此階段的孩童,其成長過程對足部有著密切的關系。
扁平足分別有假象扁平足及還原性扁平足。假象扁平足一般發生在1-4歲的兒童,此階段的兒童足部比較幼嫩,足弓被厚厚的脂肪遮蓋,通常會形成假扁平足現象。還原性扁平足一般發生在4-14歲的孩童,由于孩童的足部筋腱尚在發展,而往往此階段出現不同的足印,如嚴重扁平足、中度扁平足、輕度扁平足及標準足。
孩童足部的拐點 孩童的扁平足在成長的過程中處于的演變階段。其中約4歲的孩童足部扁平現象在往后的成長中變化比較大,這就是孩童足部成長第一期拐點。到了14歲,其足部成長變化就不會那么明顯,已逐步接近成人的足部,我們稱之為第二期拐點。 處于第一期拐點的孩童,其假象扁平足會慢慢演變成嚴重扁平足、中度扁平足,當然,也有可能因照顧周到,最終演變為輕度扁平足或標準足弓。
根據一家小學的足印體檢數據分析結果顯示,68%的小學生患有中度及輕度扁平足,由此可見,4歲至14歲是預防扁平足的黃金期。 如何觀察孩童的扁平足 扁平足的判斷其實很簡單,小朋友在家中就可以檢測,首先將一張報紙平躺在地板上,小朋友先將雙腳放在水盤里弄濕后,再將雙腳踩放在報紙上,就能顯示及了解足印了。
孩童的足部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變化,只要我們了解其變化歸律,并在黃金時期給予有效的干預照顧,就可以避免減少發生后遺癥的機會。
干預方法:
一、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家長應留意小孩保持適當的坐姿,避免雙膝內向、外向W形或跪坐姿勢。進行適當的運動,例如彈跳性運動、抓趾運動、足尖運動、拉小腿后肌運動及手力按摩運動。
二、穿著合適的健康鞋及足弓墊,并且從小開始定期做足部檢查,了解足部情況再因應結果選擇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