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大考前后的健康睡眠攻略
學生大考前后的健康睡眠攻略
考前:順其自然睡覺,盡心盡力應考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專家指出,學生的睡眠不足問題大多由來已久,不可能在三兩天內調整至正常;而且越是擔憂睡眠、越是急于睡著,反而越是難以入睡,即便勉強睡著了,也是迷迷糊糊、多夢易醒。所以,無論是睡著還是醒著,首先,一定不要強迫自己睡個好覺。
另外,在平時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頭腦里一想到“睡眠”,就馬上出現一個詞“順其自然”。這樣,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和減少因睡眠問題引起的焦慮自我強化。每天花一點點時間來學習和訓練一些能令自己放松的技巧,并適時加以使用。
“這些做法,有助于在備考期間讓自己這根‘上緊了的發條’能夠適度‘回彈’,以確??荚嚻陂g能夠持續保持最佳的彈力狀態。”
專家建議:在考前數日,考生應根據個人的慣常作息時間和考試時間來安排、權衡,采取“個體化”的睡眠調整方案,既保證最基本的睡眠需求,也不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
不少人面臨高考這樣的大考,睡眠時間會稍微減少,江帆告訴記者,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應,因為這類大考屬于生活中的應激事件,它必然會導致出現一些生理反應,其中之一就是睡的時間會稍微減少。所以,只要睡眠時間不低于6小時,就算比以往睡的時間略少,也不用太過緊張。
專家也提醒:并非所有人都會如此。有些人剛好相反,遇到應激事件時,睡眠時間不僅不會減少、反而更多。這也不必擔心,順應自己的“自然反應”,睡夠即可。
無論如何,切忌千篇一律要求“必須”晚上10點上床睡覺。對有些人來說,早早上床并不一定能夠早早睡著,相反,卻容易出現躺在床上頭腦很活躍,各種想法和各種復習資料的內容蜂擁而至,反倒更加難有一個好睡眠。
“必須要提出的一點是,很多學生和家長為了睡前能夠放松,通常會讓考生聽著輕音樂來睡覺,也有些考生為了抓緊復習,睡前仍戴著耳機來聽復習資料。這兩種狀況都會產生較多的‘垃圾睡眠’,降低睡眠質量和睡眠效率。”專家強調,無論出于何種良苦用心,睡前都要“拒絕電子產品”。
考中:學習放下和簡單生活,考試睡覺兩不誤
很多考生會有一種很糾結的心態:既希望一口氣考完,免得幾天都要受煎熬,又總是覺得還沒復習完、還沒準備好,所以希望每一場考試之間的間隔時間越長越好。每考完一門,既松一口氣又緊一口氣。對已考科目的結果以及對之后考試的期待、擔憂,都會加重糾結的程度,甚至影響考試期間的睡眠。
對這種普遍的心態,江帆認為,從某個角度來說,這正是訓練“學習放下和簡單生活”的最佳時機。我們這一生,會面臨很多境況,其中很多境況的重要性會遠遠大過高考。當然,在當下,對考生、家長、老師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考試”本身,而非考試的結果或所謂的“今后的命運”。已考結束的,總是會留有遺憾和不完美,后悔已經無用,更何況自己所認為的正確答案也許并不是考試所要求的最佳答案,誤打誤撞的事也屢見不鮮。所以,摒除雜念,吃好、睡好、考好,是考試期間再簡單不過的“三大需求”。
專家建議:考生和家長可以一起做個“簡單考試安排”,明確每個時段的“唯一任務”,而放松、吃飯和睡覺都屬于“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果老師也能參與其中則更好,畢竟老師身經百戰、經驗教訓都很豐富。
考后:適度補覺,勿讓狂歡摧殘了健康
大考結束之后,拋卻所有規則大玩一通,是很多學生的心愿。然而江帆告訴記者,這種做法并不可取,作為睡眠科醫生,她每年都會見到不少因為大考后玩通宵結果生大病的病案。
考試結束,無論臨場發揮得如何,結果都已成定局??忌图议L可能會出現各種情緒反應,有些屬于正常,有些則屬于病態,如有必要,建議向學校的心理咨詢師或者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要知道,睡眠已經因為漫長的備考而顯得“不堪一擊”,如果因過分玩樂繼續剝奪睡眠,可能會導致睡眠徹底出問題,繼而加重各種不穩定情緒的波動。
專家建議:大考結束的當晚,要適度補覺,次日睡到自然醒,然后才開始安排接下來的“適度狂歡節目”。具體可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及條件,采取適合自己的緩沖方式,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