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睪是怎么回事?隱睪癥的表現及后果
隱睪是怎么回事?隱睪癥的表現及后果
隱睪是怎么回事?
1、隱睪是指睪丸未下降至陰囊。正常情況下,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在子宮內發育的后期,睪丸自腹膜后腰部開始下降,于胎兒后期降入陰囊,如果在下降過程中受到阻礙,就會形成隱睪。
2、研究結果顯示,隱睪的發病率是0.7%-0.8%(CourPalaisScorer)。發病率與胎兒的發育有直接的關系,約有3%新生兒有“隱睪”癥狀,其中單側隱睪患者多于雙側隱睪患者,尤以右側隱睪多見,隱睪有25%位于腹腔內,70%停留在腹股溝,約5%停留于陰囊上方或其它部位。大多數患兒在出生數月內或一年左右內,在內分泌因素的作用下降入陰囊,到1歲時隱睪發病率為0.8%。
3、隱睪一般可給予內科治療,應用人絨毛膜促性激素使睪丸下降。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在患兒2歲以內施行外科手術治療。
4、兒童可以回縮睪丸,通常只需要隨訪以證明睪丸處于正常狀態而沒有回縮即可。
隱睪癥
1、隱睪癥,是指嬰兒出生2個月以后,雙側或單側睪丸沒有下降到陰囊內的一種畸形狀態。隱睪癥分真性隱睪和假性隱睪兩種。假性隱睪是指在陰囊內膜不到睪丸,但陰囊上方或腹股溝部可膜到睪丸;真性隱睪不但在陰囊內膜不到睪丸,就是在陰囊上部或腹股溝處也摸不到睪丸,其位置過高,常位于腹腔內。不論是真性、假性隱睪,還是雙側、單側隱睪,統稱為隱睪癥。
2、睪丸離開陰囊后,就處在相對高溫的環境中。睪丸溫度的升高,首要的是破壞了睪丸生精作用。如為雙側隱睪,可使該男孩成年后發生無精子癥,而造成男性不育;即使是單側隱睪,也會因該隱睪的破壞,產生多種抗精子抗體,而影響生育能力。
隱睪癥的表現及后果
1、隱睪癥的表現:
(1)常見于嬰幼兒,一般無明顯隱睪癥的癥狀。由于鞘狀突未閉導致腹股溝疝,則可出現腹股溝可復性腫物。
(2)部分患兒可在腹股溝處觸及睪丸。
(3)患側陰囊扁平,雙側隱睪癥常伴有陰囊發育不全,陰囊內不能觸到睪丸,此為隱睪癥的癥狀中比較明顯的一個。
(4)并發嵌頓疝、睪丸扭轉時出現陰囊或腹股溝急性疼痛和腫脹。
2、隱睪癥的后果:
(1)影響性功能:由于一側睪丸仍能分泌性激素,所以并不影響夫妻性生活。如果是兩側睪丸都沒下降到陰囊里,睪丸發育受阻,性激素分泌不足,則可影響以后的性功能。
(2)產生心理障礙:陰囊里沒有睪丸,外生殖器形態的變化,會使患者自卑,不愿去公共浴室洗澡,出現心理異常。
(3)容易發生損傷:由于睪丸隱在上方,位置淺表,稍有撞擊或外傷,便容易發生損傷,產生疼痛。
(4)極易發生惡變:隱睪由于生長環境改變以及發育上的障礙,使睪丸細胞發生惡變,而形成惡性腫瘤,其發生癌變的可能是正常睪丸的35倍。
(5)導致男性不育:因為陰囊內溫度要比37℃體攝低1.5-2℃,這個"低溫"條件是睪丸產生精子所必需的。隱睪就不具備這種"低溫"條件,生精功能受累,所以造成男性不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