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虛?中醫教你辨證施治血虛
2017-02-07 09:22: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感覺身體過度疲勞,偏偏自己又沒做多少事情,這樣的癥狀就意味著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在中醫上來說,這樣的癥狀很可能是血虛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感覺身體過度疲勞,偏偏自己又沒做多少事情,這樣的癥狀就意味著身體已經出了問題。在中醫上來說,這樣的癥狀很可能是血虛的征兆。那么,中醫上的血虛到底是指什么呢?
什么是血虛?
指血液虧虛,臟腑、經絡、形體失養,以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后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
飲食療法
1.仙人粥
制首烏30~60克、粳米100克、紅棗3~5枚、紅糖適量。先煮首烏,去渣,取濃汁,同粳米、紅棗煮粥,粥成加紅糖,再煮l~2沸即可食之。
2.黃豆燉豬肝
黃豆100克、豬肝100克,先煮黃豆八成熟,再入豬肝并煮熟,日分2次服,連服3周。
3.兔肝煲
兔肝1具、枸杞子20克、女貞子20克,水煮服用。
4.豬肝泥
取豬肝制成泥狀,煮熟,常食之。
辨證施治
1.心悸病中見血虛證
證候:心悸,頭暈,失眠多夢,面白無華,倦怠乏力,舌質淡紅,脈細弱。治則: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主方:歸脾湯。方藥:白術、當歸、白茯苓、黃芪炒、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炒、黨參、木香、甘草炙、生姜、大棗。
2.虛勞病中見血虛證
臨床表現每以心、肝血虛癥狀為主。
(1)心血虛 證候: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舌淡、脈細或結代。治則:養血安神。主方:養心湯。方藥:當歸、生地黃、熟地黃、黨參、麥門冬、五味子、炙甘草、柏子仁、茯神、燈芯草、蓮子。
(2)肝血虛 證候:頭暈、目眩、耳鳴、脅痛、驚惕不安、月經不調、經閉,甚則肌膚甲錯、面色蒼白、舌質淡、脈弦細。治則:補血養肝。主方:四物湯加味。方藥: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