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頭骨折的治療和護理
2017-01-27 15:42:48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老年人出現股骨頭骨折的現象比較常見,這是因為老年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營養的吸收和代謝能力較差,容易骨質疏松,從而使身體的骨頭變得脆
老年人出現股骨頭骨折的現象比較常見,這是因為老年人體內激素水平下降,營養的吸收和代謝能力較差,容易骨質疏松,從而使身體的骨頭變得脆弱,老年人股骨頭骨折應該怎么護理?
一、治療方法
1.牽引復位:適用于經濟能力差、身體狀況不好、年齡特別大、不能耐受手術或不愿意接受手術的患者。
2.牽引復位多針內固定:適用于65歲以下的股骨頸骨折,雖然有20%—40%的股骨頭壞死發生率,但仍有機會再行人工關節置換術。
3.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用于7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如有多種并發癥,生活活動能力較差。
4.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適用于年齡在65歲—75歲之間,健康狀況良好,預計生存期10年以上的患者。
二、護理方法
1.每2-4小時用紅花油等按摩病人骶尾部受壓部位,以防發生褥瘡。
2.患肢穿一后跟釘有一橫木板的布鞋,木板長軸與床尾平行,與鞋垂直,又稱“T”鞋。使患肢保持中立位,防止足外旋。足跟部墊以棉花,以防足跟壓傷。
3.鼓勵病人多飲水,預防泌尿系統結石;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便秘;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品,如肉湯、魚肉、蛋、牛奶、豆漿等,促進骨折愈合。
4.注意調節好室溫,適時為病人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經常扶起病人少坐;輕叩背部,鼓勵病人主動咳嗽,避免痰淤積肺部而患肺炎。
5.教會病人作患肢大腿、小腿靜力收縮運動,也可適當按摩,以防肌肉萎縮。
6.鼓勵病人做些自理活動,如吃飯、喝水、梳頭、洗臉等,大小便后要及時為其擦洗干凈會陰部,及時更換污染的床單,保持老人良好的心理狀態,以加速骨折的愈合。
7.3個月后協助老人扶拐走路,半年后可脫拐在室內活動,一年后,可到醫院復查、拔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