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鼠標手?要手術嗎
廣義的來說,一切因為使用鼠標而導致的上肢(手臂、手腕、手掌、手指)不適,都應該稱之為鼠標手或是鼠標傷害...
電腦普及后“鼠標手”也慢慢“普及”了起來,不少人直到出現手腕痛、指關節不靈活、肩膀發麻等癥狀后才發現自己已深受其害。有人說“鼠標手” 無理想的治療方法所以只能預防,也有人說治療方法雖有但手必須手術。
具體情況如何,記者特意咨詢了南京市中醫院骨科余友映主任。
“鼠標手”簡單而狹義地講就是腕管綜合征、腱鞘炎。腕管綜合征是正中神經在腕管內受壓而表現出的一組癥狀和體征,外源性壓迫,管腔本身變小,管腔內容物增多、體積增大,長期過度用力使用腕部等都可成為病因。該病中年女性多見,如為男患者常帶有職業病史,病人首先感到橈側三個手指端麻木、疼痛,持物無力,以中指為甚,夜間或清晨癥狀最重,適當抖動手腕癥狀可減輕。腱鞘炎是因腱鞘機械性摩擦而引起的慢性無菌性炎癥,工作、做家務時動作不當、過度疲勞等都可引起。手指的腱鞘炎最易發生在拇指、食指和中指,患指通常會發僵、疼痛、無力、難以屈伸。
“鼠標手”確實重在預防,但是患病也并非無藥可醫,而且手術不是唯一的治療方法。腕管綜合征早期可使腕關節制動于中立位,通過休息、局部熱敷或理療等也能促進其恢復。非腫瘤和化膿性炎癥者,可在腕管內注射相應藥物。如果腕管壁增厚、腕管狹窄,可進行腕橫韌帶切開減壓術。手術中發現正中神經已變硬或局限性膨大時,再做相應的手術處理。腱鞘炎早期也可采用在局部熱敷、按摩并保證其得到充分休息的方式促進其恢復。效果不理想,可在腱鞘內注射相應藥物。這些治療無效后,則可考慮相應的手術治療。
預防“鼠標手”關鍵是要科學放置鼠標,并盡量避免上肢長時間處于固定、機械而頻繁活動的工作狀態下,每工作一段時間就應該活動一下肢體,比如輕輕握拳、旋轉手腕等,休息時可用溫水泡手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用鼠標時盡量借助臂力而非腕力,同時手臂也最好不要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