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讓人提前開始“老花眼”
38歲的張先生在銀行工作,最近每到晚上讀書看報,很多字就看不清楚了,要舉遠一些才行,他還是以為是用眼疲勞了,過一段時間會好,可是這一狀況一直沒有改變,到醫(yī)院檢查,醫(yī)生告訴他,他的眼睛已經出現了老花癥狀。他還將信將疑地問醫(yī)生:“不可能吧?我眼睛一直很好,不是過去有句俗話說,花不花,四十八,我才30幾歲,難道就老花了嗎?”
老花眼的年齡大大提前
接診的醫(yī)生告訴張先生,過去普遍認為50歲左右才會出現真正意義的老花眼,現在也提前到40歲以前。易提早老花眼族群為:電腦工程師、老師、秘書、會計師與銀行職員等,生活習慣都是需要長時間使用計算機閱讀,從事文書工作的人,運動員、戶外工作者就相對好些。
原因之一是長期用眼,戶外運動少,視覺疲勞得不到緩解,晶體彈性過早減弱;二是飲食上很精細,少食粗糧;三是工作繁忙,身體處亞健康狀態(tài)。
年紀大了眼睛“變焦”能力就差了
眼科專家說,人眼之所以能看清遠近不同距離的物體,是因為眼睛的調節(jié)在起作用,遠時調節(jié)放松,看近時調節(jié)緊張,由于調節(jié)的隨時變化使人能隨時看清不同距離的物體。
年輕時眼睛的調節(jié)能力強,隨著年齡的增長,調節(jié)力逐漸下降。到了40歲左右,眼睛的調節(jié)力便逐漸不能滿足近距離看書及閱讀寫字的需要。這就好像就是年輕時眼睛就像傻瓜相機,不同距離可輕易自動對焦,年紀大時就像是手調對焦相機,看遠近不同的東西變得費力。
老花眼也可以進行激光手術
張先生聽了醫(yī)生的解說,發(fā)了愁:“社會上都認為眼睛老花了,人也老了,好退休了,我現在上班看東西如果帶著老花鏡還不是給別人笑死?”
針對張先生不愿配老花鏡的情況,徐醫(yī)生建議他用手術來解決老花,但需對張先生的身體進行檢查,如果患有全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青光眼、視網膜疾病,或者身上有起搏器、電子耳蝸等電子設備、角膜太薄等情況的人,就不適合手術。通過檢查,張先生適合做這一手術,他的老花眼也得以糾正。
中年人如何預防老花眼
據統(tǒng)計,隨著中國社會人均壽命的增長,中國社會向老齡化方向發(fā)展,其中40~50歲年齡段的人里約35%已經出現了“老化”,需要進行矯正。
老花眼是人體眼球內的水晶體及睫狀肌自然老化的現象,目前沒有有效的預防或治療方法。若要避免早發(fā)性老花眼,就不宜長時間盯著近距離的電腦屏幕看,最好每30分鐘即適當休息一下,做做柔軟操、伸伸懶腰,或起來走走看看遠方,都有助于眼睛保健。
在飲食方面,可以多攝取各色蔬果,補充葉黃素。外出活動,避免紫外線傷害眼睛,都可以延緩水晶體的硬化。定期檢查眼睛,正確驗配,無論選擇眼鏡、隱形眼鏡、或是手術矯正,都能輕松面對老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