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胸膝臥式位復位法 它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我們有許多問題困惑著我們。就連女人懷孕胎位都值得你去注意,有的女人懷孕了不注意坐姿,漸漸的嬰兒脫離了胎位,導致生孩子無法順利產下,因此,怎樣才能矯正胎位呢,那就需要 胸膝臥式位復位法了,好多人都不知道這一方法,今天小編就這種 胸膝臥式位復位法給大家進行普及知識,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
膝胸臥位是矯正孕婦胎兒體位的方法,孕婦解去小便,使膀胱排空,松解褲帶,跪于床上。大腿與床面垂直,身體俯向床面。每日2次,每次約15分鐘,連續1周。膝胸臥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有助于借助胎兒的重心改變,使胎頭向下、胎臀向上,達到矯正胎位的目的。
適用
另一相關的調整方法是“橋式臥位”。
除此以外,膝胸臥位還適用于促進產后子宮復舊;矯正子宮頸后傾;肛門、直腸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治療;法洛四聯癥患兒缺氧發作時可采取膝胸臥位、吸氧,來緩解缺氧癥狀。
姿勢
(1)孕婦跪在床上,呈跪伏姿勢,兩手平貼在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2)胸與肩盡量向床面貼近,臉部朝向身體一側。
(3)雙腿彎曲,讓大腿與床面垂直。
胎位不正可用胸膝臥式。要領是解盡小便,放松褲帶,跪在鋪著棉絮的硬板床上,雙手前臂伸直,胸部盡量與床貼緊,臀部上翹,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如此每日兩次,開始時每次3-5分鐘,以后增至每次10-15分鐘。胸膝臥位可使胎臀退出盆腔,增加胎頭轉為頭位機會。
在妊娠28周前,可以做膝胸臥位操糾正,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lO分鐘,連續做1周,胎位可以轉正。其姿勢是,在硬板床上,胸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盡量接近床面,但要注意做前要松開褲帶。
胸膝臥位 是胸部著地,臀部抬高,大腿與地面呈垂直狀態
主要采用胸膝臥式位復位法、手術復位法等。手法復位后要求患者每日在排空大小便后做1-2次胸膝臥位鍛煉,每次10-15分鐘,這對鞏固子宮復位的效果至關重要。胸膝臥位鍛煉還可預防產后子宮后變位的發生,但必須在產后半個月之后進行。若手法復位不成功,可采用手術復位。手術方法主要是縮短圓韌帶,將子宮變為前傾前屈位。一般不會影響性生活,但對懷孕有影響。指導意見:
主要采用胸膝臥式位復位法、手術復位法等。手法復位后要求患者每日在排空大小便后做1-2次胸膝臥位鍛煉,每次10-15分鐘,這對鞏固子宮復位的效果至關重要。胸膝臥位鍛煉還可預防產后子宮后變位的發生,但必須在產后半個月之后進行。若手法復位不成功,可采用手術復位。手術方法主要是縮短圓韌帶,將子宮變為前傾前屈位。一般不會影響性生活,但對懷孕有影響。
以上就是對胸膝臥式位復位法的認識,你了解了嗎?學會這種方法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不僅可以增大懷孕的幾率,還能糾正胎位,有這種狀況的女人們,不妨可以看看都會對你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