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道損傷是怎么回事
產道損傷是怎么回事
產道是胎兒娩出的通道,分為骨產道與軟產道兩部分。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管道。產道損傷主要為分娩所致的軟產道損傷,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多發生在初產婦,尤其是高年初產婦。
臨產前雖然產道會發生系列適應分娩的變化,變得利于胎兒通過,但由于胎兒巨大、產力過強、產程進展太快等因素影響,常在胎兒娩出之前宮頸或(和)陰道壁已發生裂傷。在胎頭娩出時會陰保護不當、會陰水腫未行會陰切開或切口過小,均可能發生會陰裂傷。
在產鉗助產、臀位牽拉、毀胎術、胎頭吸引術時,如宮口未開全即強行助產,??赡茉斐蓢乐氐膶m頸裂傷。產道損傷輕者可能發生出血及感染,重者可能損傷肛門括約肌或發生尿瘺、糞瘺。嚴重的宮頸裂傷可能使以后的妊娠發生流產、早產等,還可能延及子宮下段,發生子宮破裂。
臨產前后產道變化
軟產道是由子宮下段、子宮頸、陰道及骨盆底軟組織構成的管道。臨產前軟產道會產生一些列變化,以有利于分娩。
1、子宮下段的形成
子宮下段由子宮峽部形成。非孕期時長約1cm的子宮峽部,于孕12周后逐漸擴展成為宮腔的一部分,至孕末期子宮峽部被拉長、變薄,形成子宮下段。臨產后宮縮進一步使子宮下段拉長,達7~10cm,構成為軟產道的一部分。
2、子宮頸的變化
(1)子宮頸管消失
臨產前的子宮頸管長約2cm,初產婦較經產婦稍長些。臨產后的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及周圍韌帶的纖維,加之胎先露部支撐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外擴張,子宮頸管形成漏斗形,此時子宮頸外口改變不大。隨后,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成為子宮下段的一部分。初產婦多是子宮頸管先消失,子宮頸外口后擴張;經產婦則多是子宮頸消失與子宮頸外口擴張同時進行。
(2)子宮頸口擴張
臨產前,初產婦的子宮頸外口僅容一指尖,經產婦則能容納一指。臨產后,子宮頸口擴張主要是子宮收縮及縮復向上牽引的結果。此外,胎先露部銜接使宮縮時前羊水不能回流,由于子宮下段的蛻膜發育不良,胎膜易與該處蛻膜分離而向子宮頸突出,形成前羊水囊,以助子宮頸口擴張。胎膜多在子宮頸口近開全時破裂。破膜后,胎先露部直接壓迫子宮頸,擴張子宮頸口作用進一步加強。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頸口開全時,足月妊娠胎頭方能通過。
3、骨盆底、陰道及會陰的變化
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先將陰道上部撐開,破膜后先露下降直接壓迫骨盆底,使軟產道下段形成一個向前彎屈的長筒,前壁短后壁長,陰道外口向前上方,陰道粘膜皺壁展平使腔道加寬。肛提肌向下及向兩側擴張,肌束分開,肌纖維拉長,使會陰體變薄以利胎兒通過。陰道及骨盆底的結締組織和肌纖維,妊娠期增生肥大,血管變粗,血運豐富,故臨產后會陰可承受一定壓力。但分娩時如保護會陰不當,也易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