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月經推遲20天正不正常
哺乳期是許多產后的媽媽們,在生完寶寶以后需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在哺乳期間,因為子宮內膜提前修復完成,就會有月經來潮,在月經來潮的這個過程中,月經量是很不穩定的,大多數女性都會遇到月經推遲的問題,其實對身體傷害也并不是很大,那么哺乳期月經推遲20天正常嗎?
每個女人幾乎都會遇到月經推遲的問題,遇到問題時經常會懷疑自己懷孕,或是得了某些婦科疾病。哺乳期的媽媽更因此害怕對寶寶造成影響。
其實只要查明原因,對于月經的推遲不必恐慌。月經周期為28~30天,提前或延后十天左右都是正常范圍,這個因人而異。超出此時間,也不必恐慌,下面我們就總結一些哺乳期月經推遲的原因。
月經推遲多與與懷孕,藥物的幅作用,手術引起或其他因素有關。如果僅偶爾1—2次月經延期,且無其他伴隨癥狀,則不屬于月經病范疇。當月經周期間隔長達35天以上者稱月經稀發,停經超過3個月經周期稱為閉經。因閉經后不排卵,還可以導致骨質疏松、子宮內膜增生等問題,必須引起重視。建議最好到醫院檢查治療。
哺乳期婦女的月經推遲原因
哺乳媽媽在產后12周約25%會恢復排卵與月經,有的甚至孩子滿月后即來月經,大多數要到18周甚至更長才完全恢復排卵機能。哺乳期的月經復潮,并不表示乳母體質差或不健康,更不能表明乳汁的質量出什么問題了。寶寶剛過百天媽媽的月經來了,是否可以繼續哺乳呢?回答是肯定的。媽媽月經復潮時間晚也與給嬰兒添加輔食晚有關。月經來潮后,乳汁分泌量濃縮,特別是哺乳在8~10個月以后的母乳,主要是脂肪減少,蛋白質增多。雖然不能滿足寶寶的全部營養需求,但是這種母乳對寶寶并無害處。
哺乳期媽媽來月經后的注意事項
監測寶寶體重發育,不必急于斷奶,如奶量確實不能滿足嬰兒需要,可添加輔食;媽媽在經期多喝開水,多吃魚、奶、禽肉、蔬菜和菜湯等;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情緒放松和精神舒暢;適當增加哺乳次數;兩側乳房均應吸吮并排空。
隨著社會壓力的增大,月經推遲的患病率也越來越高。哺乳期的媽媽身體處于恢復階段,看過上述原因之后,月經的推遲不恐慌,更不要害怕對寶寶造成影響。應積極尋找原因,若出現經常性推遲,應引起重視,及時詢醫。
或許許多月經推遲的女性,擔心自己哺乳期月經推遲20天后會不會對孩子帶來影響,因為月經和母乳的沖撞,在哺乳期月經會有推遲和不正常的現象是很正常的,在沒有感覺身體有異樣的情況下,可避免婦科疾病的發生,并不會對孩子的影響建議大家不要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