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不育或是黃體功能不全所致
講黃體功能不全前我們先來了解下什么是黃體?黃體有什么作用?了解這些問題了講黃體功能不全就通俗易懂了,也能夠明白為什么醫生說你不孕不育可能是因為黃體功能不全所致了。
醫院生殖與不孕不育權威專家表示:卵泡成熟以后,會在黃體生成素(LH)的作用下發生排卵,排卵后殘留的卵泡壁塌陷,卵泡膜的結締組織、毛細血管等伸入到顆粒層,在黃體生成素(LH)的作用下演變成體積較大,富含毛細血管并具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團,新鮮時顯黃色,稱黃體。
黃體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孕激素能使子宮內膜由排卵前的增生期向分泌期轉化。子宮內膜是孕育胎兒的土壤,經過孕激素作用后,子宮內膜就好象被松了土,施了肥一樣,特別適合于受精卵生根、發芽。由此可見,黃體在受精卵著床和維持妊娠方面扮演了一個多么重要的角色。黃體的壽命有多長,取決于卵泡排出的卵子是否受精。如沒有受精,則黃體維持12~14天后退化,這時黃體分泌的孕激素迅速減少,子宮內膜失去了孕激素的支持,則迅速萎縮、壞死、脫落,緊接著月經來潮。受了精的卵又叫孕卵,孕卵一旦著床,會分泌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hCG可以使卵巢黃體維持到妊娠6個月才退化。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沒有完全形成黃體,以致孕激素分泌不足,使子宮內膜未能及時轉換,而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因此往往導致不孕或習慣性流產。正常黃體機能的維持有賴于丘腦-垂體-卵巢性腺軸功能的完善,垂體分泌的黃體生成素、促卵泡成熟素不足,垂體分泌的催乳素過多、過少,卵泡本身不成熟,對促性腺激素不敏感,黃體本身合成孕激素不足或與雌激素之間的比例不協調都可能導致黃體功能不全。
黃體功能不全的女性最主要表現為月經期不規律、不孕或者早期流產。具體如下:
(1)黃體功能不足易導致卵泡發育不良、黃體生成不完全和黃體本身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調。黃體功能不全引起的不孕癥為數不少,約占全部不孕癥的3%—10%。
(2)黃體功能不全,則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宮內膜不能產生正常的分泌反應或各部分內膜反應不一致,勢必影響月經,一般表現為月經周期縮短,月經頻發,患者不易受孕或受孕后易流產。
(3)黃體功能不全患者基礎檢查屬正常范圍,測量基礎體溫可以有正常的雙相表現,但排卵后體溫上升緩慢或上升幅度偏低,升高的時間僅維持9~10天,若刮取子宮內膜作切片檢查則為分泌反應不足。
女性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依據。具體如下:
(1)測定基礎體溫:正常排卵后體溫升高0.3℃以上,若排卵前與排卵后的體溫差小于0.3℃,或基礎體溫曲線上升緩慢且波動較大,或高溫相持續的天數少于11天,則黃體功能不全可能性大。但一般需要觀測三個周期以上才有意義;
(2)內膜活檢:月經來潮12小時內取子宮內膜活撿了解子宮內膜腺體分泌的程度,黃體功能不全表現為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
(3)測孕酮水平:有條件的醫院,可以于排卵后一周左右測定孕酮水平:如果孕酮峰值小于10ng/ml(一般正常值是14ng/ml以上),可認為是黃體功能不全。
黃體功能不全想要懷孕怎么辦?
據不孕不育醫院權威專家主任指出,黃體功能不全是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即使黃體功能不全的患者懷孕也可能容易出現流產的現象,建議黃體功能不全的患者應調理后再懷孕。
(1)黃體酮增補療法:這個方法用得最廣泛,不論何種病因,凡查到黃體中期孕酮值低,內膜活體組織檢查分泌相欠佳或經臨床觀察確認為黃體功能不足者多可使用。
黃體酮增補療法治療不孕癥的用藥時間一般多主張在排卵后2~3天開始給藥,即使是對習慣性早期流產,也應和治不孕癥患者一樣自排卵后2~3天即開始用藥。至于停藥時間,有些學者認為應在排卵后第14天停藥,以防假孕。也有人主張用藥至月經來潮時始停藥。如果延期不見來潮可做早孕試驗,當證實為妊娠時應繼續給藥至12孕周。至于用合成孕激素治療,不論是注射法或口服法,都不能代替黃體酮。
(2)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排卵前可以誘發排卵,用于排卵以后則可刺激黃體發育,支持黃體功能,增加孕酮合成,延長黃體壽命。用法是于排卵后3~4天起,隔日肌肉注射HCG2000~3000u,共3~4次;或排卵后3天起,每日肌肉注射1000u,連續7~8日。
(3)克羅米芬:應用克羅米芬誘發排卵曾發現有部分患者黃體功能欠佳。但有報道認為對自然排卵患者,尤其在用孕酮增補療法無效時可于卵泡早期,即從月經周期第3天起每日服克羅米芬50mg,連服5日,可提高妊娠率。
(4)溴隱亭:黃體功能不良的不孕患者,伴有血清催乳素升高者可用溴隱亭治療:每日1~2次,每次
關于“什么是黃體”、“黃體有什么功能”、“什么是黃體功能不全"、“黃體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黃體功能不全的診斷依據”、黃體功能不全患者想要懷孕的治療”上述已經給大家做了詳細介紹,相信你們已經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