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薩爾滸之戰簡介 薩爾滸之戰明朝戰敗原因
薩爾滸之戰是1619年明朝和后金之間的戰役,除此之外朝鮮和葉赫部也加入了戰爭。薩爾滸之戰是明清戰爭史上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著重要的意義。這場戰役以明朝戰敗告終,這樣的結局有很多原因,那么薩爾滸之戰明朝戰敗原因是什么,關于薩爾滸之戰的簡介還有什么呢?
明清薩爾滸之戰簡介
薩爾滸之戰是明清于1619年打的一場戰役,此戰決定了明清兩朝之后的命運走向。當時的清朝還叫后金,是出身女真族的努爾哈赤在東北創建的政權,也就是后來的清朝。當時的明朝日益腐朽,邊防薄弱,后金政權多次對明朝發動攻擊,占領撫順一帶。
薩爾滸之戰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明朝為了挽回局勢在薩爾滸地區向后金發動的反擊戰。明朝投入兵力八萬余人,并與葉赫氏、朝鮮結盟,號稱二十萬大軍集結于沈陽地區。但因缺乏糧餉供應,將領之間互相牽制,明軍主帥楊鎬派人去后金求和,被努爾哈赤拒絕。明朝財政緊張,無力供養大軍,明神宗下令楊鎬速戰速決。楊鎬于是從延綏鎮、固原鎮等四處向后金發起圍剿,努爾哈赤在戰前就已獲知情報,在戰術采取集中兵力打擊一路,各個擊破的策略,五日內大破三路明軍,殲敵五萬,最終明朝潰敗。
此次會戰是明亡清盛的重要轉折點,也是一次具有代表性的以少勝多的軍事案例。
薩爾滸之戰明朝戰敗原因
首先是軍隊方面。明朝號稱雄獅百萬,但真的是雄獅嗎?其實在戰前,明軍就已腐敗不堪,缺乏訓練,裝備陳舊,基層士兵過得比農民還慘,兵士素養之差,毫無戰斗力可言。再是經濟方面。國庫早已被萬歷三大征用光,根本無法支持長久作戰。萬歷只得靠增加稅收、賣官和降薪來支撐前線,此舉并未湊效,反而更招來民怨,失去民心。三是指揮系統方面。后金占領撫順時,明朝的兵部尚書仍是空缺,直到后金逼近沈陽才讓黃嘉善上任,半年來無人坐鎮對國家如此重要的部門,實屬罕見?;实鄄辉绯?,兵部不運作,不輸才怪。四是用人方面。明朝任命的主帥楊鎬實則是個軍事庸才,此戰之前就有兵敗的惡跡。可是朝廷還讓他做了遼東巡撫,對努爾哈赤不屑一顧,作戰策略方面,竟然兵分四路,孤軍深入,還泄露了戰前機密,最終各路軍隊被伏擊潰敗。
綜合以上四點,不難想象明朝的戰敗是國家昏庸腐敗所致,有其歷史必然性。
薩爾滸之戰是明清于1619年參與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決定了明清兩朝的命運,當時的清朝還叫后金,雖然兵力不及明朝,后金還是取得了勝利。對于明朝失敗的原因主要有四點,比如明朝已經腐敗,兵力并不是很強,加之策略方面沒有計劃好,所以在薩爾滸之戰中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