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戰坑殺20萬秦兵 失敗就已成定局
秦朝末年,在“天下苦秦久已”的口號下,六國遺族紛紛揭竿而起,秦始皇一心想要傳世萬代的大秦帝國,在他死后數年,就已風雨飄零。
大秦帝國幾乎完全喪失對“新”秦之地的控制,之前滅掉的六國,紛紛重新建國,其中最強勢的莫過于楚國的項家,其家主項羽勇猛過人。
在巨鹿上演破釜成舟的奇跡,大破秦軍40萬主力,秦軍至此喪失收拾天下亂世的有生力量,只能龜縮于秦國故地防御。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楚懷王以宋義為上將軍,封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宋義為主帥率兵五萬前往救趙。宋義軍行至安陽,逗留四十六日,不再進軍。項羽向宋義建議說:“秦軍圍趙于巨鹿,我們快速引兵渡河,和趙兵內外夾攻,必然可以擊破秦軍。”但宋義不肯發兵,還在軍中飲酒作樂。時天氣寒冷,又下大雨,士卒又冷又餓。項羽見此狀況,于早晨去見宋義,將其斬殺。項羽提著宋義的頭告訴將士:“宋義想要和齊聯合謀反,楚懷王暗令我將其殺死。”諸將因為畏懼而屈服,不敢抗拒,于是推項羽暫為上將軍。桓楚將此事報告給楚懷王,楚懷王就任命項羽為上將軍。
項羽殺了宋義之后,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于是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兩萬士卒渡河,多次進攻章邯給王離軍輸送糧食的甬道,但收獲不大,趙將陳余派人請項羽再次發兵。
公元前206年(漢元年)十一月,諸侯的士卒原來都曾在秦服過徭役,受盡秦兵的鞭撻,而今秦兵投降諸侯,諸侯兵都把秦兵當作奴隸來驅使,引起秦兵的不滿,暗地里作打算。諸侯聽聞到秦兵的計策,將其告訴項羽,項羽召集黥布、蒲將軍等人商議,認為秦兵很多,入關中后如果不聽令,會引起非常大的禍患。于是項羽將秦降卒二十余萬全部在新安城南連夜坑殺。
項羽一戰成名,被六國諸侯共推為反秦盟主,項羽開始走上人生巔峰,但也是在這個時候,項羽做了件非常“蠢”的事,他做的時候,可謂大快人心,各國諸侯王紛紛拍手叫好,也確實解決了當時頭痛的問題。
但從長遠來看,項羽無疑是將自己推向了失敗的深淵,巨鹿之戰結束時,秦軍其實并沒有被全殲,而是過半數的部隊,不忍秦王的不仁,跟著主將投降了。
所以哪個時候,項羽手中有著跟自己軍隊同數量級的俘虜,俘虜也是人,要吃飯,而當時的項羽連自己軍隊的糧食問題都頭痛,顯然是養不起這么多俘虜。
而將他們放了,項羽又怕他們跑回去后,又被秦國重新武裝,繼續跟自己作戰,得不償失,加上當時六國遺族,心中報復秦軍的情緒很大。
項羽于是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效仿秦國名將白起,將俘虜全部坑殺了,這樣不光解決了糧草問題,也收了六國遺族的心。
但是項羽這么做,雖在當時,將自己的聲望推到了巔峰,但也將關中到巴蜀的老百姓徹底得罪了,而項羽后來的對手劉邦,在這種事情的處理上,顯然要比他高明很多。
其打入關中后,跟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嚴令自己的士兵守軍紀,做到對關中百姓秋毫不犯,后來楚漢爭霸,關中百姓力挺劉邦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當時的關中,經過秦國幾百年的經營,已是當時全天下最富饒的地區之一,加上秦末的戰火,并沒有過多踐踏這里,劉邦入關,關內秦軍大多都是選擇直接投降,所以那時的關中,是秦末時期生產力保存最好的地方。
打仗除了殺敵要勇猛外,后勤也是必不可缺的,破釜沉舟的奇跡,不會天天有,項羽失去了關中這塊富饒地的民心,等于就是丟掉了一個大大的后勤大補包,而這又被對手劉邦撿去了,此消彼長,項羽注明了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