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武功 清初的鰲拜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鰲拜武功,鰲拜的醫生可以說是功過參半,清朝是從馬背上推翻了明朝,叔父是開國功臣,早年隨努爾哈赤起兵,而且鰲拜本人也是以軍功封爵的,戰功赫赫。在很多影視劇里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很少有人能夠與之匹敵。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1644年,清兵攻陷北京,多爾袞考核群臣功績,鰲拜以“忠勤戮力,晉一等子”。稍后,鰲拜隨阿濟格征湖北,破李自成軍;隨豪格入四川,與張獻忠戰于川北西充,斬獻忠于陣。在明清鼎革之際,鰲拜可說是戰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為清王朝貢獻卓著。
皇太極去世,四親王與三郡王爭權時期
而在當年多爾袞與豪格的權力斗爭中,鰲拜也是核心人物之一。他手握鑲黃旗重兵,與兩黃旗大臣盟誓于大清門,堅決擁立先帝(皇太極)之子,并命兩旗精銳護軍全副武裝環衛崇政殿,做好了不惜兵戎相見的準備。
這使多爾袞不敢輕易奪位,做出退步,讓6歲的福臨繼位,自己作為輔政大臣。
但在多爾袞攝政期間,鰲拜多次遭受殘酷打擊,三次論死。
曾經鰲拜并不是十惡不赦 幾次被迫害至險死還生
第一次發生在順治初年。順治元年,鰲拜隨英親王阿濟格征討退守陜西的李自成大順軍,立有大功。
順治二年八月,阿濟格因為沒有及時奉旨班師,而且謊報戰功,受到處罰。阿濟格是順治帝的叔父,為人粗暴,藐視小皇帝,私下呼為“孺子”。
清廷諭令正黃旗固山額真譚泰會同護軍統領鰲拜召集部眾,將阿濟格“稱上為孺子”之語傳示曉諭。譚泰顧及英親王情面,沒有照辦。鰲拜也因聽從了譚泰之言未奉行諭旨,結果不僅征討李自成的軍功不準議敘,還被罰銀100兩。后來譚泰又與索尼相仇,互相攻擊,鰲拜因庇護索尼再次獲罪,幾被革職。
第二次發生在順治五年(1648)。
當年二月,征討張獻忠大西軍的豪格大軍凱旋回京。參領希爾良因冒功邀賞一事遭到處罰,鰲拜也以勘察不實而被議處“應革職,罰銀一百兩”。
三月,貝子屯齊告發鄭親王濟爾哈朗當年擁立肅親王豪格、后又包庇豪格的種種罪狀。鰲拜諸人謀立肅親王之事也被同時告發。
多爾袞借此事興起大獄,嚴訊諸人。最后,鰲拜以欲立豪格、與諸人盟誓等罪名論死,得旨“罰鍰(huán)自贖”。四月,侍衛廓步梭又告發鰲拜在皇太極死時“擅發兵丁守門”,再次論死,改革職為民,得旨免革職。鰲拜雖以大功凱旋,在短短數月間卻被論死兩次,可見其所受打擊之嚴酷、境遇之窘迫。
鰲拜所受的第三次打擊是在順治七年(1650)。這年七月,多爾袞生病,暗示貝子錫翰,想請順治帝親臨探視自己,錫翰遂秉承其意“請駕臨幸”,多爾袞卻又以“違令瀆請”罪之,并追究鰲拜包庇之罪,論死,后改免死罰贖、降爵。是年十一月,多爾袞死,順治親政。
其實那時候,鰲拜如果謀求個人利益,完全可以投靠多爾袞,但是,他始終沒有。他是清初的一名悍將,又能衷心事主。
當然,從這也能解釋他為什么到了康熙當政的時候那么氣勢凌人了。鰲拜心里想,你小子今天能當皇上,還不是老子當年力保你老爹?要不你早不知道去哪了……
順治親政時期
曾經鰲拜并不是十惡不赦 幾次被迫害至險死還生
所以在順治親政后,曾經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的鰲拜、索尼等人深受順治重用和敬重,順治視他們為自己的心腹。
之后,鰲拜一直隨侍在順治身邊,直接參與著國家各類事務的處理,如商討本章批復程序、聯絡蒙古科爾沁部、協和太后與皇帝之間的關系、祭奠過世王公妃嬪、協助會審案獄,并倡議“大閱以講武”,親自教武進士騎射等。
順治十三年(1656),鰲拜舊傷復發,臥床不起,順治親自去鰲拜府邸慰問。
順治十四年(1657)冬,孝莊文皇后(即皇太極妻博爾濟吉特氏)病重,順治日夜侍候在左右。鰲拜也晝夜于宮中伺候,顧不上自己休息吃飯。
順治對鰲拜大加贊賞。所以在順治患天花時,會指定鰲拜為四大輔政大臣之一,幫助自己的幼子康熙,也是符合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