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友憶黃繼光犧牲 子彈從他后背打出 脊梁被打爛
4月30日上午,空降兵某部“黃繼光連”榮譽室。
一位耄耋老人,顫抖著舉起右手,向著黃繼光銅像敬了個標準的軍禮。
“像!像!真像!老戰友啊,我終于回到老部隊了,我終于回家啦!”
老人名叫李繼德,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木李鎮三圣村人,曾是黃繼光的同班戰友。
李繼德奔波數千公里,在前往四川德陽中江縣尋找黃繼光家人之后,于4月29日晚抵漢探訪老部隊,只為履行“生死之約”。
初識,被窩里教黃繼光外語
“姓名:李繼德,部隊:15軍45師135團,職務:戰士。”李繼德老人至今保留、已發黃的復員證留下這樣的記錄。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只有16周歲的李繼德跑到征兵點報名。由于年齡太小,他被部隊拒絕。不甘心的李繼德找到征兵干部,積極要求參軍入伍?!斑@個兵有股子勁頭,我要了。”征兵干部的一句話,讓李繼德成為了一名志愿軍戰士。
1951年6月,李繼德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45師135團2營6連1排1班,成為該班最年輕的戰士,人稱“小李子”。
部隊經短暫訓練后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時,他第一次見到比自己大5歲的黃繼光。“班里一共16個人,黃繼光對我最照顧,吃飯時老是給我夾菜,說我個子大、吃得多。”老人回憶?!拔覀冴P系越來越好,冬天睡一個大通鋪,什么話都說,什么事都聊,我還教他說過外國話?!?/p>
當時,15軍選派有文化底子、頭腦靈活的戰士學習一些日常英語和朝鮮語,上過幾年學的李繼德入選。
每天,李繼德參加完培訓回到班里,黃繼光總要纏著他問這問那,晚上甚至趴在被窩里討教。
立約,看完《普通一兵》之后
“對,就是這部電影,叫《普通一兵》!”黃繼光連榮譽室里,一塊展板讓老人駐足良久。
由于訓練和執行任務出色,黃繼光和李繼德同時上調營部。黃繼光給營參謀長張廣生當通訊員,李繼德給營長秦長貴當警衛員。
1952年8月,上甘嶺戰役前夕,師電影隊到基層連隊慰問,播放蘇聯電影《普通一兵》。
電影描寫的是衛國戰爭時期,紅軍戰士馬特洛索夫為了戰斗勝利,用身體堵住敵人從碉堡里射出的子彈,壯烈獻身的故事。
回營部的路上,李繼德與黃繼光交流起觀后感?!拔艺f,這個人真勇敢,是真正的英雄;黃繼光說,要是擱著我,我也這么干!”
老人回憶,黃繼光隨后半開玩笑地說:“咱們約好,如果我死了,你就給我家里寫信。如果你死了,我就給你家寫信,還要去家里看一看?!?/p>
此后的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壯烈犧牲。
60多年來,李繼德給黃繼光的家人、家鄉、老部隊前后寫了十多封信,由于當時雙方沒來得及留下詳細地址,信件少有回音。
前不久,國防部一封回信,終于讓他得償所愿。
思念,在英雄戰友床頭淚涌
距榮譽室不遠,有間宿舍掛著一塊閃亮的牌子——“黃繼光班”。
黃繼光依然“活”在這里,每天連隊點名第一個就點他,最里面靠窗的一個床鋪,還屬于他。
李繼德來到黃繼光的床邊,輕輕地坐了下來,側頭望了望掛在墻上的黃繼光畫像,又用手撫摸著床單。
突然,他一把抱起被子,貼在了自己滿是皺紋的臉上,眼淚奪眶而出。
老人回憶,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中,志愿軍和“聯合國軍”在597.9高地展開拉鋸戰。此時,李繼德和黃繼光已隨營長和營參謀長抵近前沿陣地。
敵人的一個簡易地堡讓我軍一波又一波的爆破隊員接連犧牲。黃繼光主動請戰,與吳三羊、肖登良組成新的爆破組沖了上去。
在距離10多米的地方,3人先后倒了下去。突然,渾身是血的黃繼光貓著腰站了起來,左手拿著手雷,借著慣性沖向地堡。“他先把手雷扔進地堡,接著就趴在地堡的槍眼上,子彈從他后背打了出來,脊梁都被打爛了,血直往外噴。”李繼德描述著當時的景象。
他說,當時自己離黃繼光僅50多米。
扔進地堡的手雷響了,敵人的機槍啞了火,我軍沖鋒號響起,戰士們一擁而上,將597.9高地奪回。
告慰,為老戰友老部隊再站一班崗
黃繼光犧牲后兩天,李繼德也因傷告別了朝鮮戰場,被送至后方醫院治療直至復員回家。
至今,他腰部兩側還留有6個彈孔痕跡,3發子彈左側進,右側出,打穿了他的腰部。
“我親眼目睹了黃繼光犧牲的過程,當初跟他的生死約定我一直記在心里?!?/p>
“聽說,現在有人造謠說黃繼光的事跡是假的,這絕對是給我的戰友、我們的軍隊、我們的黨抹黑。我要用我的親身經歷、我的余生為戰友作證!”李繼德說。
他懇請黃繼光連,讓他再站一班崗,再當一回連隊值日員,以此告慰那些犧牲的戰友,表達一個老兵對部隊的向往。
4月30日上午,穿著作訓服、蹬著作訓靴、掛著紀念章,李繼德筆直地站在了黃繼光連宿舍樓前。
“報告,哨兵李繼德前來接哨!”老人向正在值日的四班戰士肖宏衛敬禮,“老兵歸隊,請領導安排任務,我保證完成任務?!?/p>
“哨位正常!請繼續履行職責!”肖宏衛回禮,并將“連隊值日”的臂章鄭重地戴到了李繼德的臂膀上。
此時,老兵的身子像松樹一樣挺拔,兩眼炯炯有神。
離他5米處,“模范空降兵連”的旗幟正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