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冷血的元帥 為震懾敵軍 竟斬本部兵卒百余人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陜西)人。隋朝權臣、詩人,杰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后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
滅陳后,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去世后謚曰景武。
說起隋唐名人楊素,總是有著各種聲音。楊素能文能武,堪稱全才。他是大隋最有名的人物,隋朝的建立,得益于他甚多。他也是朝堂上最有實權的人物,有功必被賞。
他對于新人的引薦,極具眼光,但同時他又是打擊異已,陷害忠良的奸臣,這個人是一個矛盾體。他也是最冷血的名將,理由嘛,咱慢慢說。
楊素用兵隨機應變,總能把握戰機,但馭軍嚴整,有犯軍令者立斬,從不寬恕。
每次作戰前都會尋找士兵的過失,然后殺之。多者百余人,少則十幾人。“流血盈前”,而楊素卻談笑自若。兩軍對陣時,楊素先令一二百人前去迎敵,若取勝就罷了,如不勝而敗逃者,無論多少,全部處斬。
然后再令二三百人迎敵,如不勝則照殺不誤。所以楊素的部下對他極其敬畏,作戰時皆抱必死之心,所以戰無不勝。
但楊素對有功之人“微功必錄”,所以楊素雖嚴厲兇狠,但由于他恩威并施,所以將士都愿意隨其征戰。
581年楊堅登基,建立大隋,楊素被加封為上柱國,便參與隋朝法律的制定。
584年楊素被封為御史大夫,不料此時卻因為一件家事,讓楊素丟了官。
原來楊素的妻子鄭氏十分彪悍,經常和楊素打架,一次實在把楊素惹急了,他說出這么一句話“我若作天子,卿定不堪為皇后。”
不想鄭氏卻向皇帝打了小報告,于是楊素便被免官。
604年隋文帝患病,楊素利用侍疾的機會假傳圣旨,幫助楊廣登上皇位。不久后漢王楊諒起兵反叛,隋煬帝派遣楊素出兵討伐。
毫無作戰經驗的楊諒顯然無法和老謀深算、久經沙場的楊素對抗,不久楊諒就被楊素擒獲。
此后楊素又奉命監造東都洛陽,“前后賞賜,不可勝計。” 606年楊素被封為司徒、楚公,食邑二千五百戶,但因功高震主受到了楊廣的猜忌。
楊素自知名位已極,于是拒絕服藥,不想再謹小慎微的活下去了,最終于當年7月23日病死,時年63歲。死后楊素被追封為光祿大夫、太尉公、弘農等十個郡的太守,謚曰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