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二十四名將--周泰人物生平 英勇救主
從平江東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公元195年(興平二年),袁術派遣孫策的舅舅吳景去進討橫江,孫策趁此機會向袁術請求要去助吳景一臂之力,袁術認為劉繇占據曲阿,王朗在會稽,孫策未必能夠成功,于是把原來孫堅的舊部全部撥給孫策,讓孫策出兵,周泰與同郡蔣欽于此時加入孫策的軍隊,跟隨孫策左右渡江與劉繇交戰,所向皆破,數有戰功。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周泰隨孫策先后擊破嚴白虎、王朗等人,孫策自領會稽太守,任命周泰為別部司馬,并授予其軍隊。時孫策的弟弟孫權非常喜歡周泰的為人,于是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于是周泰又伴隨孫權左右。
英勇救主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袁術拉攏丹楊、宣城、涇、陵陽、始安、黟、歙等縣山賊頭目祖郎,作亂當地,時孫策六縣山賊,而周泰與孫權住宣城,只有不到千人,斗志低下,而且沒有防護工事,山賊數千人蜂擁而至,孫權剛剛上馬,山賊就已經殺到跟前,兵器已經砍到了馬鞍上,士眾都難以安心迎敵,只有周泰奮起,激昂作戰,用自己的身體來保護孫權,其他人受周泰的影響才與周泰一起慷慨應戰,奮力將山賊殺退,周泰身上受傷十二處,很久才康復。孫策對其非常贊賞,任命周泰為春谷長。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術死后,其部將劉勛占據宛城,擊敗想要投靠孫策的楊弘和張勛,后孫策西討黃祖時,周泰隨從襲擊宛城,后又于江夏大破黃祖。周泰一直隨孫策打到豫章,被任命為宜春長。
戰功赫赫
公元203年(建安八年),周泰隨孫權西討黃祖,立下戰功,但未能攻破城池,而又有山賊作亂,不得已而退兵。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周泰在討伐黃祖一戰有功。后與周瑜、程普拒曹操軍于赤壁,攻曹仁于南郡。曹操出濡須,周泰勇戰擊退曹操。于是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時朱然、徐盛等為周泰部下,心中不服。孫權特會諸將,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傷疤,問起受傷緣由,周泰一一回憶作答;孫權遣使者授周泰御蓋,于是諸將心服。
周承,周邵弟,領兵,襲陵陽侯爵位。
文學形象
央視三國演義的周泰在《三國演義》中,跟正史差不多,最初和蔣欽一同在江中劫掠為生,后歸順孫策,并助孫策攻劉繇營寨。孫策攻取吳郡之時,周泰與孫權鎮守宣城,期間山賊前來攻城,周泰為保護孫權而被刺12槍,身受重傷,幸得名醫華佗救治才得以保全一命。
赤壁之戰中,周泰迎戰乘小舟前來的敵將張南,斬之。周瑜攻南郡時甘寧被困于彝陵,周泰為救甘寧殺入重圍,進城后又與甘寧一同配合周瑜的襲擊,擊敗曹仁軍。周瑜以美人計誘劉備過江,但劉備卻與孫夫人私奔而去,孫權命蔣欽、周泰攜寶劍前往斬二人,卻因諸葛亮等人的接應而使劉備順利逃脫。合肥之戰時,曹操親率大軍大敗東吳軍,孫權被圍,周泰奮力拼殺,救出孫權后翻身復入敵陣救出同時被圍的徐盛,因此身中數十槍,膚如刻畫,孫權因此大為感激,賜周泰青羅傘蓋以表彰其功。曹操感嘆:不想文章錦繡之鄉,也有如此虎將。
呂蒙襲取荊州后,周泰與韓當、蔣欽合攻關羽軍,大敗之。劉備為替關羽報仇而東征孫權,周泰作為韓當的副將出征,其弟周平被蜀將關興陣斬。此后陸遜奉命統率東吳諸軍,周泰起初不服,后因見陸遜見識過于常人,方才心服。陸遜火燒連營大敗蜀軍,蜀軍援軍番王沙摩柯被周泰所殺。